[实用新型]高温真空烧结炉的馈电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18289.0 | 申请日: | 2015-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293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钱虞清;张文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汇科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7/109 | 分类号: | H05B7/109;F27D11/10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13 | 代理人: | 朱伟军 |
地址: | 21556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高温真空烧结炉的馈电结构,属于高温烧结炉技术领域。包括炉壳,具有炉壳冷却机构、炉壳上配接有炉管抽真空接口、炉筒抽真空接口、保护气体管接口和电极接口,在炉壳的左端和右端端口的部位各设炉壳端盖;炉筒,设在炉壳腔内;炉筒内套,与炉筒腔壁贴触;炉管,炉管腔内设炉床;保护气体引入机构,设在炉管腔内;炉管加热机构,各包括一组石墨加热单元和一组石墨电极柱,石墨加热单元各由一组石墨加热棒和一对石墨导电连接条组成,特点是:馈电结构包括馈电机构,其数量与一组石墨电极柱的数量相等且各包括上、下绝缘套、绝缘垫、固定板、电极接线板、电极和电极冷却装置。增进炉壳的整洁性,保障安全,具有方便而快捷连接的效果。 | ||
搜索关键词: | 高温 真空 烧结炉 馈电 结构 | ||
【主权项】:
一种高温真空烧结炉的馈电结构,所述的高温真空烧结炉包括一炉壳(1),该炉壳(1)具有一炉壳冷却机构(11)、并且在炉壳(1)上配接有炉管抽真空接口(12a)、炉筒抽真空接口(12b)、保护气体管接口(12c)和电极接口(13),在炉壳(1)的长度方向的左端端口和右端端口的部位各扩设有一炉壳法兰边(14),并且在对应于该炉壳法兰边(14)的部位配设有一炉壳端盖(15);一炉筒(2),该炉筒(2)以并行于所述炉壳(1)的长度方向的状态设置在炉壳(1)的炉壳腔内,并且该炉筒(2)的炉筒外壁与炉壳(1)的炉壳腔壁之间保持有空间,藉由该空间构成为炉壳腔通风道(12d),在炉筒(2)的长度方向的左端端口和右端端口的部位各嵌置有一炉筒门盖圈(21),该炉筒门盖圈(21)与所述的炉壳法兰边(14)平齐;一炉筒内套(3),该炉筒内套(3)设置在炉筒(2)的炉筒腔内并且与炉筒腔的腔壁贴触;一炉管(4),该炉管(4)设置在所述炉筒(2)的炉筒腔内,并且该炉管(4)的外壁与所述炉筒内套(3)之间保持有空间,藉由该空间构成为炉管加热机构腔(42),在炉管(4)的炉管腔(41)内以并行于炉管腔(41)的长度方向并且位于炉管腔(41)的底部设置有一炉床(411);一保护气体引入机构(5),该保护气体引入机构(5)设置在所述炉管腔(41)内,并且在对应于所述保护气体管接口(12c)的位置伸展到炉壳(1)外与保护气体供给源管路连接;一炉管加热机构(6),该炉管加热机构(6)设置在所述炉管加热机构腔(42)内,所述炉管抽真空接口(12a)与所述炉管(4)的炉管腔(41)相通,所述炉筒抽真空接口(12b)与所述炉壳腔通风道(12d)相通,所述的炉管加热机构(6)的数量有一组,该组炉管加热机构(6)各包括一组石墨加热单元(61)和一组石墨电极柱(62),一组石墨加热单元(61)围绕所述炉管(4)的圆周方向以等距离间隔状态设置在所述炉管加热机构腔(42)内,并且该组石墨加热单元(61)各由一组石墨加热棒(611)和一对石墨导电连接条(612)组成,一组石墨加热棒(611)既彼此间隔又相互在长度方向保持并行,一对石墨导电连接条(612)中的其中一枚石墨导电连接条与一组石墨加热棒(611)的一端端部连接,而一对石墨导电连接条(612)中的另一枚石墨导电连接条与一组石墨加热棒(61)的另一端端部连接,一组石墨电极柱(62)的底部各构成有一石墨棒连接座(621),该石墨棒连接座(621)与所述的一组石墨加热单元(61)中的两相邻的石墨加热单元连接,而一组石墨电极柱(62)的上部与开设在炉筒(2)上的石墨电极柱孔(24)相对应并且伸展到石墨电极柱孔(24)外,而石墨电极柱孔(24)的位置与所述的电极接口(13)相对应,并且在一组石墨电极柱(62)的上部的外壁上各构成有石墨电极柱外螺纹(622),在该石墨电极柱外螺纹(622)上配设有一石墨电极柱限定螺母(6221),在一组石墨电极柱(62)的上部的中央位置各开设有一电极连接螺纹孔(623),该电极连接螺纹孔(623)为盲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馈电结构包括馈电机构(7),该馈电机构(7)的数量与所述的一组石墨电极柱(62)的数量相等并且各包括上、下绝缘套(71、72)、绝缘垫(73)、固定板(74)、电极接线板(75)、电极(76)和电极冷却装置(77),下绝缘套(72)的中部位于所述石墨电极柱孔(24)内,下绝缘套(72)的上端探出石墨电极柱孔(24)并且在该上端的外壁上设有上绝缘套配接外螺纹(721),而下绝缘套(72)的下端同样探出石墨电极柱孔(24)并且探入到所述的炉管加热机构腔(42)内,在该下绝缘套(72)的下端的外壁上设有下绝缘套限定螺母配合外螺纹(722),在该下绝缘套限定螺母配合外螺纹(722)上配设有一下绝缘套限定螺母(7221),藉由该下绝缘套限定螺母(7221)而将下绝缘套(72)限定在所述的炉筒(2)上,在下绝缘套(72)的长度方向的中央位置构成有一石墨加热棒孔(723),在上绝缘套(71)的上绝缘套腔(711)的下部的腔壁上构成有上绝缘套配接内螺纹(7111),该上绝缘套配接内螺纹(7111)与所述上绝缘套配接外螺纹(721)螺纹配合,上绝缘套(71)的上部探入到所述电极接口(13)内,所述的石墨电极柱(62)的上部途经石墨加热棒孔(723)探入到上绝缘套腔(711)内,并且由所述的石墨电极柱限定螺母(6221)限定,绝缘垫(73)设置在所述电极接口(13)上,在该绝缘垫(73)的中央位置开设有一绝缘垫电极让位孔(731),该绝缘垫电极让位孔(731)与所述上绝缘套腔(711)相对应,固定板(74)叠置在绝缘垫(73)上,并且该固定板(74)通过一组固定板螺钉(741)连同绝缘垫(73)与电极接口(13)固定,在固定板(74)上并且在对应于绝缘垫电极让位孔(731)的位置开设有固定板电极让位孔(742),电极接线板(75)套固在电极(76)上,并且该电极接线板(75)与外部电源电路电气连接,而电极(76)的下端以窄缩状态构成有一电极螺纹连接头(761),该电极螺纹连接头(761)与所述电极连接螺纹孔(623)配合连接,在电极(76)上部的中央位置构成有一电极冷却腔(762),电极冷却装置(77)包括冷却水接头(771)和一冷却水管(772),冷却水接头(771)的下端与所述电极(76)的上部螺纹连接,冷却水接头(771)的上端构成为进水管路配接口(7711),而在冷却水接头(771)的侧部延伸有一回水管路配接口(7712),冷却水管(772)自所述进水管路配接口(7711)引入并且在途经冷却水接头(771)的冷却水接头腔(7713)后自冷却水接头腔(7713)的底部伸展到所述电极冷却腔(762)内,所述回水管路配接口(7712)与冷却水接头腔(7713)相通,而冷却水接头腔(7713)与电极冷却腔(762)相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汇科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汇科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20718289.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