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雨水涵养-修复一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07496.9 | 申请日: | 2015-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988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发明(设计)人: | 王凌青;杨志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E03F1/00 | 分类号: | E03F1/00;E03F5/04;E03F5/06;E03F5/10;E03F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李敏 |
地址: | 10010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雨水涵养-修复一体装置,通过设置修复井和渗透排水沟,并设置所述修复井包括外井和位于所述外井内中部的内井,在所述内井侧壁和外井侧壁之间设置第一修复层,所述修复井的外围敷设有第二修复层,所述渗透排水沟外围敷设有第三修复层;从而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雨水涵养-修复一体装置,在实现雨水的储存、渗透的同时还能实现雨水的良好修复,有效降低渗到地下雨水中的重金属以及其他有害组分含量,并通过对雨水进行初步截留和再次过滤可实现雨水的初步过滤净化,不仅能够避免透水孔道和管道堵塞,还有利于修复层中修复材料得以充分发挥修复功效,延长修复材料的使用周期。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雨水 涵养 修复 一体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雨水涵养‑修复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修复井(1)和渗透排水沟(2);所述修复井(1)分布于地面,所述修复井(1)包括外井(11)和位于所述外井(11)内中部的内井(12),所述内井(12)的井口位于所述外井(11)的井口下方,所述内井(12)的下端固定于所述外井(11)的内底部,在所述内井(12)的井口与所述外井(11)的井口之间设置截留过滤单元(14)和导流单元(15),所述导流单元(15)位于所述截留过滤单元(14)的下方;所述外井(11)的侧壁和底面均分布有第一透水孔(16),所述外井(11)的井口上盖有透水井盖(17);所述内井(12)的侧壁分布若干通孔,紧贴所述内井(12)的内侧壁设置滤网层(13);在所述内井(12)侧壁和外井(11)侧壁之间设置第一修复层(19),所述修复井(1)的外围敷设有第二修复层(18);所述渗透排水沟(2)呈网络连接于每个所述修复井(1),所述渗透排水沟(2)与所述修复井(1)之间设有横向连接管(3),所述渗透排水沟(2)的侧壁分布有第二透水孔(21),所述渗透排水沟(2)外围敷设有第三修复层(23),所述渗透排水沟(2)的顶部盖有排水沟箅盖(22)。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20607496.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