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充电电流控制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90245.4 | 申请日: | 2015-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6102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9-28 |
发明(设计)人: | 罗志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菲利斯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充电电流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数字信号控制器电路、BUCK同步降压变换器电路、变换器栅极隔离驱动电路,高精度充电电流检测电路,电池反接及输出短路保护电路,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上述方案以后,实现了全数字化控制,包括充电电压采样,电池电压采样,充电电流采样,BUCK同步降压变换器PWM生成及人机交互控制等,单处理器完成所有信号采样和算法控制,消除了芯片间通信引起的延时,降低了电路的复杂程度,同时,充电主回路采用同步变换器架构,充电效率高,能实现负脉冲充电,全数字化控制,控制策略灵活保护功能齐全。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充电 电流 控制电路 | ||
【主权项】:
一种电池充电电流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数字信号控制器电路、BUCK同步降压变换器电路、变换器栅极隔离驱动电路、高精度充电电流检测电路、电池反接及输出短路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BUCK同步降压变换器电路还包括:第一场效应晶体管Q1、第二场效应晶体管Q3及功率电感L1,其中,第一场效应晶体管Q1的S端、第二场效应晶体管Q3的D端、功率电感L1的左端及第一输出端OUT1相互连接;所述变换器栅极隔离驱动电路还包括:第一光耦合器IC1、第二光耦合器IC2、第一场效应晶体管Q1、第二场效应晶体管Q3及周边元件,其中,第一场效应晶体管Q1的D极与正极输入端JP1相连接,第一场效应晶体管Q1的G极与电阻R5串联后与第一光耦合器IC1的第6与第7针脚相连接,二极管D1与电阻R5并联,电阻R8的一端与二极管D1的正极端及二极管DW1的负极端相连,电阻R8的另一端与电容CE2的负极端、第一光耦合器IC1的第5针脚、二极管DW1的正极端及第一场效应晶体管Q1的S端相连,第一光耦合器IC1的第8针脚与电路电压VCCA及电容CE2的正极端相连,第二场效应晶体管Q3的G极与电阻R14串联后与第二光耦合器IC2的第6与第7针脚相连接,二极管D3与电阻R14并联,电阻R20的一端与二极管D3的正极端及二极管DW2的负极端相连,电阻R20的另一端与电容CE6的负极端、第二光耦合器IC2的第5针脚、二极管DW2的正极端及第一场效应晶体管Q1的S端相连,第二光耦合器IC2的第8针脚与电路电压VCCB及电容CE6的正极端相连;所述高精度充电电流检测电路还包括:霍尔传感器CT2,其中,霍尔传感器CT2的一端与功率电感L1的右端相连接,霍尔传感器CT2的另一端与电磁开关JK2连接;所述电池反接及输出短路保护电路还包括:电磁开关JK2、第一保险丝FS1及第二保险丝FS2,其中电磁开关JK2通过一滤波器后通过第一保险丝FS1及第二保险丝FS2与电池正极输入端JP4相连接,电池负极输入端JP6通过滤波器后与地线GND相连接;所述数字信号控制器电路还包括:数字信号控制器DSC、蜂鸣器电路、散热风扇电路及LCD显示电路,其中,蜂鸣器电路、散热风扇电路及LCD显示电路都分别与数字信号控制器DSC的不同接口相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菲利斯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菲利斯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20590245.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过电流可调的电源管理集成电路
- 下一篇:混合电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