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自保护三相电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44636.5 | 申请日: | 2015-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924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左知辰;孙明;李子华;朱伟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电力电容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4/38 | 分类号: | H01G4/38;H01G4/4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刘宪池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自保护三相电容器,其包括三相电容器壳体、不平衡电流传感器、发信器件、机械信号传输机构及A、B、C相接线端子,三相电容器壳体内部装设电容器元件组,电容器元件组包括第一、二、三、四、五、六电容器元件组,各电容器元件组分别设置前、后接线端,第一、二、三电容器元件组呈单星型接法布置,第四、五、六电容器元件组也呈单星型接法布置;不平衡电流传感器的第一接电端分别与第一、二、三后接线端电连接,不平衡电流传感器的第二接电端分别与第四、五、六后接线端电连接。本实用新型在三相电容器内部发生故障的情况下能够可靠地缩短保护动作时间,且能够提高整个无功补偿装置的安全性、可靠性并减小电容器故障扩大化。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保护 三相 电容器 | ||
【主权项】:
一种新型自保护三相电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三相电容器壳体(1)以及装设于三相电容器壳体(1)的A相接线端子(21)、B相接线端子(22)、C相接线端子(23),三相电容器壳体(1)的内部装设有电容器元件组;电容器元件组包括有第一电容器元件组(31)、第二电容器元件组(32)、第三电容器元件组(33)、第四电容器元件组(34)、第五电容器元件组(35)以及第六电容器元件组(36),第一电容器元件组(31)设置有第一前接线端、第一后接线端,第二电容器元件组(32)设置有第二前接线端、第二后接线端,第三电容器元件组(33)设置有第三前接线端、第三后接线端,第四电容器元件组(34)设置有第四前接线端、第四后接线端,第五电容器元件组(35)设置有第五前接线端、第五后接线端,第六电容器元件组(36)设置有第六前接线端、第六后接线端,第一电容器元件组(31)的第一前接线端以及第四电容器的第四前接线端分别通过导线与A相接线端子(21)电连接,第二电容器元件组(32)的第二前接线端以及第五电容器的第五前接线端分别通过导线与B相接线端子(22)电连接,第三电容器元件组(33)的第三前接线端以及第六电容器的第六前接线端分别通过导线与C相接线端子(23)电连接,第一电容器元件组(31)、第二电容器元件组(32)、第三电容器元件组(33)呈单星型接法布置,第四电容器元件组(34)、第五电容器元件组(35)、第六电容器元件组(36)也呈单星型接法布置;三相电容器壳体(1)的内部还装设有不平衡电流传感器(4),不平衡电流传感器(4)设置有第一接电端、第二接电端,不平衡电流传感器(4)的第一接电端分别通过导线与第一后接线端、第二后接线端、第三后接线端电连接,不平衡电流传感器(4)的第二接电端分别通过导线与第四后接线端、第五后接线端、第六后接线端电连接,三相电容器壳体(1)的外表面装设有发信器件(6),不平衡电流传感器(4)的信号输出端通过机械信号传输机构(5)与发信器件(6)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电力电容器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电力电容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20444636.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阻抗与感抗非固体电解质组合钽电容器
- 下一篇:干式自愈式电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