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收线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56385.0 | 申请日: | 2015-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971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发明(设计)人: | 徐春美;邓春燕;张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H01R13/72 | 分类号: | H01R13/72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孔祥超 |
地址: | 400042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收线器,包括设在壳体内的卷簧和收线筒,收线筒可转动的连接在壳体上,卷簧两端分别与壳体和收线筒形成固定连接,壳体上设有过线孔,壳体呈轴向可拆卸的组合结构;收线筒可转动的支撑在构成壳体主体上,收线筒上设有线缆固定结构;过线孔设有由两个构成一组的至少一组,一组中的两个过线孔平行,且按左右分布和前后错位的方式分别设在壳体的上部和下部;过线孔由分别形成在壳体相应组合构件上的两个半圆槽组合形成。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效缩短线缆的自由长度,消除了线缆缠绕、打结隐患。且不需对现有线缆进行改造,无信号失真和衰减隐患,监测效果好。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收线 | ||
【主权项】:
一种自动收线器,包括设在壳体内的卷簧(1)和收线筒(2),壳体上设有过线孔(3),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呈轴向可拆卸的组合结构;所述收线筒(2)可转动的支撑在构成壳体主体(5)上,收线筒(2)上设有线缆固定结构;所述过线孔(3)设有由两个构成一组的至少一组,一组中的两个过线孔(3)平行,且按左右分布和前后错位的方式分别设在壳体的上部和下部;过线孔(3)由分别形成在壳体相应组合构件上的两个半圆槽组合形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20156385.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