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双层复合管生产的共挤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26721.7 | 申请日: | 2015-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048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王耀飞;杨国刚;姚军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华聚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7/20 | 分类号: | B29C47/20;B29C47/06;B29C47/56;B29C47/88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李久林 |
地址: | 311121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双层复合管生产的共挤模具,所述共挤模具包括模头座、导向篦、通气件、第一机头、分流锥、端盖以及第二机头,第一机头上的右端面上开设有环形的第一缓冲槽、环形的第二缓冲槽,端盖的左端面贴在第一机头上的右端面上,从而通过端盖的左端面与第一缓冲槽形成第一缓冲腔,通过端盖的左端面与第二缓冲槽形成第二缓冲腔。通过共挤模具对外层材料进行泄压,外层材料流出的压力几乎为零,外层材料可以缓慢从第一成型通道流出,并通过外层材料本身的粘附性,随着内层管件的移动,不断涂布在内层管件上,可以在内层管件上形成0.01至0.03mm的厚度的外层材料层。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双层 复合管 生产 模具 | ||
【主权项】:
一种用于双层复合管生产的共挤模具,其特征在于:共挤模具(1)包括模头座(11)、导向篦(12)、通气件(13)、第一机头(14)、分流锥(15)、端盖(16)以及第二机头(17),所述模头座(11)上开设有用于安装导向篦(12)、通气件(13)的第一内腔(111),第一机头(14)上开设有用于安装分流锥(15)的第二内腔(141),第一内腔(111)和第二内腔(141)对合,导向篦(12)、通气件(13)、分流锥(15)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模头座(11)的左侧连接至第一挤出机,导向篦(12)上开设有用于连通第一挤出机的出料口与第一内腔(111)的第一通料孔(121),通气件(13)的左端设置锥形的导流部(131),通气件(13)上开设有沿着挤料方向设置的第二通料孔(132)、沿着挤料方向设置的第一通气通道(133)和连通至第一通气通道(133)的第二通气通道(134),第二通气通道(134)连通至外部空压设备,分流锥(15)固定在通气件(13)上,分流锥(15)上开设有沿着挤料方向设置的第三通气通道(151),第一通气通道(133)的右端与第三通气通道(151)的左端连通,分流锥(15)的外壁与第二内腔(141)的内壁构成了挤压内层材料的排料通道(31),所述排料通道(31)从左至右的厚度逐渐减小,端盖(16)固定在第一机头(14)上,端盖(16)上开设有用于穿设分流锥(15)的端盖孔,所述分流锥(15)穿入端盖孔,分流锥(15)的外壁与端盖孔的内壁构成了内层材料最终成型的第一成型通道(32),成型通道呈圆筒状,第一成型通道(32)的厚度为0.1mm‑0.4mm,第一机头(14)上开设有用于安装第二机头(17)的机头安装孔(145),第二机头(17)的出料端插入机头安装孔(145)并固定在机头安装孔(145)内,第一机头(14)上的右端面上开设有环形的第一缓冲槽(142)、环形的第二缓冲槽(143),端盖(16)的左端面贴在第一机头(14)上的右端面上,从而通过端盖(16)的左端面与第一缓冲槽(142)形成第一缓冲腔(41),通过端盖(16)的左端面与第二缓冲槽(143)形成第二缓冲腔(42),第一缓冲槽(142)、第二缓冲槽(143)之间的连接处与端盖(16)的左端面形成缓冲减速口(43),缓冲减速口(43)的厚度为0.2mm‑0.8mm,端盖孔的内壁的左段为锥面结构,第二缓冲槽(143)的壁面与端盖孔的内壁的左段之间构成用于成型外层材料的环形第二成型通道(44),第二成型通道(44)的厚度为0.02mm‑0.08mm,第一机头(14)上开设有连通第一缓冲腔(41)和机头安装孔(145)的连通孔(144),从而使得所述机头安装孔(145)、连通孔(144)、第一缓冲腔(41)、缓冲减速口(43)、第二缓冲腔(42)、第二成型通道(44)和第一成型通道(32)依次连通,从而整体构成外层材料的流通通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华聚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华聚复合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20126721.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