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感知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86791.4 | 申请日: | 2015-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629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庄伟武;齐玲玲;陈科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轨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27/02 | 分类号: | G05D27/02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王佳健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经济技术开***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感知终端。智能感知终端主要包括STM32控制器模块、无线射频模块、显示模块、温湿度模块、电源模块、按键模块和LED模块组成。智能感知终端,是无线个域网中的组成部分,用于完成数据采集并传送给智能控制终端,同时可以显示智能控制终端发送的数据。本智能感知终端,具有自由移动、效率高、响应实时、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同时具有良好的可维护性和扩展性,较好的经济性,制造方便。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联网 智能 感知 终端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感知终端,包括STM32控制器模块、无线射频模块、显示模块、温湿度模块、电源模块、按键模块和LED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STM32控制器模块主要包括主控芯片U7、双列压线座U3、晶振Y2、Y3、钽电容C4、C5、瓷片电容C6、C7、C8、C9、C10、C23、C25、C26、C27、电阻R1、R2、R3、R4、R18、R19;双列压线座U3的1脚同3.3V电源VCC_3.3相连,双列压线座U3的2脚、3脚、4脚、6脚分别同电阻R4、R3、R2、R1的一端以及主控芯片U7的90脚、77脚、72脚、89脚相连,电阻R4、R3、R2、R1的另一端同3.3V电源VCC_3.3相连,双列压线座U3的5脚接主控芯片U7的76脚,双列压线座U3的7脚接主控芯片U7的 14脚,双列压线座U3的8脚同地相连;晶振Y2的1脚、主控芯片U7的8脚同C23的一端相连,晶振Y2的2脚、主控芯片U7的9脚同C25的一端相连,瓷片电容C23的另一端、瓷片电容C25的另一端同地相连;晶振Y3的1脚、主控芯片U7的12脚同C26的一端相连,晶振Y3的2脚、主控芯片U7的13脚同C27的一端相连,瓷片电容C26的另一端、瓷片电容C27的另一端同地相连;电阻R18的一端同主控芯片U7的37脚相连,电阻R18的另一端同地相连;电阻R19的一端同主控芯片U7的94脚相连,电阻R19的另一端同地相连;瓷片电容C6的一端、瓷片电容C7的一端、瓷片电容C8的一端、瓷片电容C9的一端、瓷片电容C10的一端、钽电容C4的正极、钽电容C4的正极同3.3V电源VCC_3.3相连,瓷片电容C6的另一端、瓷片电容C7的另一端、瓷片电容C8的另一端、瓷片电容C9的另一端、瓷片电容C10的另一端、钽电容C4的负极、钽电容C4的负极同地相连;主控芯片U7的10脚、19脚、20脚、27脚、49脚、74脚、99脚同地相连,主控芯片U7的6脚、11脚、21脚、22脚、28脚、50脚、75脚、100脚同3.3V电源VCC_3.3相连,主控芯片U7的17脚、18脚、23脚、24脚、25脚、26脚、29脚、30脚、31脚、32脚、33脚、34脚、35脚、36脚、38脚、39脚、40脚、45脚、46脚、57脚、58脚、59脚、60脚、61脚、62脚、63脚、64脚、65脚、66脚、67脚、73脚、82脚、84脚、85脚、86脚、87脚、88脚、91脚、96脚悬空;所述的无线射频模块主要包括无线CC1101射频模块U11、接插件P3、钽电容C29、瓷片电容C30、电阻R24、R25、发光二极管LED5、LED6;射频模块U11的1脚同钽电容C29的正极、瓷片电容C30的一端相连并接接插件P3的2脚,接插件P3的1脚接5V电源+5V,接插件P3的3脚接3.3V电源VCC_3.3;射频模块U11的2脚同钽电容C29的负极、瓷片电容C30的另一端相连并接地,射频模块U11的3脚、4脚、7脚、8脚分别同主控芯片U7的47脚、48脚、95脚、14脚相连,射频模块U11的5脚、发光二极管LED6的正极同主控芯片U7的92脚相连,射频模块U11的6脚、发光二极管LED5的正极同主控芯片U7的93脚相连,发光二极管LED5的负极和发光二极管LED6的负极分别接电阻R24、R25的一端,电阻R24、R25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的显示模块主要包括数码管U13、NPN三极管Q6、Q7、Q8、Q9、电阻R47、R48、R49、R50、R51、R52、R53、R54、R55、R56、R57、R58;电阻R47、R48、R49、R50、R51、R52、R53、R54的一端分别接数码管U13的5脚、10脚、1脚、2脚、4脚、7脚、11脚、3脚,电阻R47、R48、R49、R50、R51、R52、R53、R54的另一端分别接主控芯片U7的97脚、98脚、1脚、2脚、3脚、4脚、5脚、7脚;NPN三极管Q6、Q7、Q8、Q9的集电极分别接数码管U13的12脚、9脚、8脚、6脚,NPN三极管Q6、Q7、Q8、Q9的发射极都接地,NPN三极管Q6、Q7、Q8、Q9的基极分别接主控芯片U7的78脚、79脚、80脚、81脚;所述的温湿度模块主要包括温湿度芯片U12、瓷片电容C35、电阻R38;温湿度芯片U12的1脚、电阻R38的一端、瓷片电容C35的一端同接5V电源VCC_5,温湿度芯片U12的2脚、电阻R38的另一端同主控芯片U7的16脚相连,瓷片电容C35的另一端接地,温湿度芯片U12的4脚接地,温湿度芯片U12的3脚悬空;所述的电源模块主要包括充电芯片U4、升压芯片U6、电源转换芯片U5、稳压芯片U8、接插件U1、发光二极管LED0、二极管D1、D2、D3、D4、MOS管Q1、Q2、电感L1、L2、开关S1、瓷片电容C15、C19、C20、C21、C22、C24、C33、C34、钽电容C14、C16、C17、C18、电阻R6、R7、R8、R9、R10、R11、R13、R14、R15、R16、R17、R35、R36、R37;5.5V电源+5.5V接接插件U1的1端、MOS管Q1的漏极、电阻R7的一端、胆电容C14的正极、充电芯片U4的2脚、二极管D4的正极,接插件U1的2端、3端都接地;电阻R7的另一端接发光二极管LED0的正极,发光二极管LED0的负极、电阻R6的一端、MOS管Q1的栅极同充电芯片U4的1脚相连,电阻R6的另一端接MOS管Q1的源极、MOS管Q2的源极、充电芯片U4的9脚,电阻R9的一端接充电芯片U4的3脚,电阻R10的一端接充电芯片U4的5脚,充电芯片U4的6脚接瓷片电容C15的一端,充电芯片U4的7脚接电感L1的一端、电阻R8的一端,充电芯片U4的8脚接电阻R8的另一端、胆电容C16的正极、电阻R11的一端、瓷片电容C21的一端、瓷片电容C22的一端、电感L2的一端,充电芯片U4的10脚接MOS管Q2的栅极,MOS管Q2的源极、电感L1的另一端同二极管D1的负极相连,电阻R11的另一端、电阻R15的一端同主控芯片U7的15脚相连,胆电容C14的负极、电阻R9的另一端、充电芯片U4的4脚、电阻R10的另一端、瓷片电容C15的另一端、二极管D1的正极、胆电容C16的负极、电阻R15的另一端、瓷片电容C21的另一端、瓷片电容C22的另一端都接地;升压芯片U6的1脚接电感L2的另一端、二极管D3的正极、升压芯片U6的3脚接电阻R13的一端、电阻R16的一端,升压芯片U6的4脚接电阻R17的一端,升压芯片U6的5脚接电阻R17的另一端、电阻R14的一端、瓷片电容C24的一端,升压芯片U6的2脚接地,电阻R14的另一端、二极管D3的负极、电阻R13的另一端、二极管D4的负极同开关的S1的1脚相连,瓷片电容C24的另一端、电阻R16的另一端接地;开关S1的2脚、钽电容C17的正极、瓷片电容C19的一端同电源转换芯片U5的3脚相连,开关S1的3脚悬空,钽电容C18的正极、瓷片电容C20的一端、电源转换芯片U5的2脚同3.3V电源VCC_3.3相连,钽电容C17的负极、瓷片电容C19的另一端、电源转换芯片U5的1脚、钽电容C18的负极、瓷片电容C20的另一端同地连接;瓷片电容C33的一端、电阻R35的一端、稳压芯片U8的1脚同5V电源VCC_5相连,稳压芯片U8的3脚接电阻R35的另一端,稳压芯片U8的4脚接电阻R36的一端、电阻R37的一端,稳压芯片U8的5脚、电阻R36的另一端、瓷片电容C34的一端同5V电源+5V相连,瓷片电容C33的另一端、稳压芯片U8的2脚、电阻R37的另一端、瓷片电容C34的另一端都接地;所述的按键模块主要包括按键SW1、按键SW2、按键SW3、按键SW4、电阻R43、R44、R45、R46、瓷片电容C36、C37、C38 、C39;按键SW1的1脚、电阻R43的一端、瓷片电容C36的一端同主控芯片U7的70脚相连,瓷片电容C36的另一端、按键SW1的2脚同接地,电阻R43的另一端接3.3V电源VCC_3.3;按键SW2的1脚、电阻R44的一端、瓷片电容C37的一端同主控芯片U7的71脚相连,瓷片电容C37的另一端、按键SW2的2脚同接地,电阻R44的另一端接3.3V电源VCC_3.3;按键SW3的1脚、电阻R45的一端、瓷片电容C38的一端同主控芯片U7的95脚相连,瓷片电容C38的另一端、按键SW3的2脚同接地,电阻R45的另一端接3.3V电源VCC_3.3;按键SW4的1脚、电阻R46的一端、瓷片电容C39的一端同主控芯片U7的14脚相连,瓷片电容C39的另一端、按键SW4的2脚同接地,电阻R46的另一端接3.3V电源VCC_3.3;所述的LED模块主要包括发光二极管LED1、LED2、LED3、LED4、电阻R31、R32、R33、R34;LED1、LED2、LED3、LED4的正极分别接主控芯片U7的44脚、43脚、42脚、41脚,发光二极管LED1、LED2、LED3、LED4的负极分别接电阻R31、R32、R33、R34的一端,电阻R31、R32、R33、R34的另一端都接地;所述的主控芯片U7型号为STM32F103VET6,温湿度芯片U12型号为DHT11,充电芯片U4 型号为A6000,升压芯片U6型号为CE8310,电源转换芯片U5型号为AMS1117,稳压芯片U8型号为NCP603。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轨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轨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20086791.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LED油价牌用的控制盒
- 下一篇:稳定酸雾控制单元硅油温度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