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隔离开关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60100.3 | 申请日: | 2015-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9077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陶广耀;王文焦;孙龙;周彦昭;唐晓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双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1/02 | 分类号: | H01H3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赵囡囡;吴贵明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隔离开关,隔离开关包括:绝缘筒,具有第一腔体;静触头,固定在第一腔体的顶部;导电部,设置在第一腔体中并在第一腔体中上下移动;静触座,固定在第一腔体的中部并具有供导电部穿设的第一导通孔,静触座的外壁上设有朝向绝缘筒的外部延伸的伸出部;接地绝缘筒,接地绝缘筒的上端连接在绝缘筒的下端,接地绝缘筒具有第二腔体,第二腔体与第一腔体连通;接地静触座,固定在第二腔体中,其中,导电部在第一腔体中移动导通静触头和静触座以使隔离开关合闸,或者导电部在第一腔体中移动导通静触座和接地静触座以使隔离开关分闸。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固体隔离开关结构复杂的问题。 | ||
搜索关键词: | 隔离 开关 | ||
【主权项】:
1.一种隔离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筒(10),具有第一腔体;静触头(21),固定在所述第一腔体的顶部;导电部(22),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中并在所述第一腔体中上下移动;静触座(23),固定在所述第一腔体的中部并具有供所述导电部(22)穿设的第一导通孔,所述静触座(23)的外壁上设有朝向所述绝缘筒(10)的外部延伸的伸出部(24);接地绝缘筒(30),所述接地绝缘筒(30)的上端连接在所述绝缘筒(10)的下端,所述接地绝缘筒(30)具有第二腔体,所述第二腔体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接地静触座(41),固定在所述第二腔体中,其中,所述导电部(22)在所述第一腔体中移动导通所述静触头(21)和所述静触座(23)以使所述隔离开关合闸,或者所述导电部(22)在所述第一腔体中移动导通所述静触座(23)和所述接地静触座(41)以使所述隔离开关分闸,所述第一腔体和/或所述第二腔体的内周面上具有防爬电结构(13),所述防爬电结构(13)为沿所述绝缘筒(10)的轴线方向交替形成在所述第一腔体和/或所述第二腔体的内周面上的凹部和凸部,相邻两个所述凸部的高度不一致;所述隔离开关还包括绝缘密封部(73),所述绝缘密封部(73)设置在所述绝缘筒(10)的下端与所述接地绝缘筒(30)的上端之间;所述绝缘密封部(73)包括相连接的第一环体(731)和第一筒体(732),所述第一环体(731)位于所述绝缘筒(10)的下端面和所述接地绝缘筒(30)的上端面之间,所述接地绝缘筒(30)的上端面上设有伸入所述第一腔体中的伸入筒,所述第一筒体(732)位于所述绝缘筒(10)的内壁和所述伸入筒之间;所述绝缘密封部(73)还包括第二环体(733),所述第二环体(733)连接在所述第一筒体(732)的上端,所述绝缘筒(10)的内周面具有与所述第二环体(733)配合的止挡面。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双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双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960100.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