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山地建筑数值风洞模拟的建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34864.5 | 申请日: | 2015-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1241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6 |
发明(设计)人: | 朱忠义;李华峰;赵妍;崔建华;徐金蓓;甘明;王哲;葛昕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G06T17/05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朱丽岩;李聚 |
地址: | 10004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适用于山地建筑数值风洞模拟的建模方法,步骤一:用CAD软件作图,建立测试建筑模型;步骤二:在CAD图中建立山地模型;步骤三:确定测试建筑模型至风场计算域入口的垂直距离L1以及测试建筑模型至计风场计算域出口的垂直距离L2;步骤四:确定风场侧边界c到测试建筑模型的距离、风场侧边界d到测试建筑模型的距离以及地面到风场上边界距离;步骤五:在CAD图中得到山地边线延伸线;步骤六:在CAD图中填充得出四个平地区域;步骤七:建立风场空间模型;步骤八:将山地模型、测试建筑模型、平地模型和风场空间模型导入流体分析软件,设置边界条件进行分析。降低了交界处的台阶对风场的影响,提高了山地建筑CFD数值模拟的精度。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模型 风场 山地 测试 垂直距离 风洞模拟 计算域 建模 流体分析软件 边界距离 边界条件 空间模型 平地区域 数值模拟 边线 场空间 交界处 延伸线 填充 平地 出口 分析 | ||
【主权项】:
1.一种适用于山地建筑数值风洞模拟的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步骤一:根据实际建设方案中的建筑尺寸和坐标数据,用CAD软件作图,建立测试建筑模型(1),测试建筑模型(1)的尺寸与实际建设方案中建筑的尺寸相等;步骤二:根据实测的地形坐标数据,在CAD图中建立山地模型(2),其中山地模型(2)根据实测的地形坐标数据拟合得到;步骤三:确定测试建筑模型(1)至风场计算域入口(5)的垂直距离L1以及测试建筑模型(1)至计风场计算域出口(4)的垂直距离L2,所述测试建筑模型(1)至风场计算域入口(5)的垂直距离L1不小于测试建筑模型(1)最大尺度L的10倍,所述测试建筑模型(1)至计风场计算域出口(4)的垂直距离L2不小于风场计算域入口(5)至测试建筑模型(1)的垂直距离L1,即L2≥L1;步骤四:根据测试建筑模型(1)阻塞比的要求以及测试建筑模型(1)到风场侧边界与地面到风场上边界距离的要求,确定风场侧边界c(10)到测试建筑模型(1)的距离、风场侧边界d(11)到测试建筑模型(1)的距离以及地面到风场上边界距离;步骤五:在CAD图中将山地模型(2)中的山地边线a(6)沿顺风向扫掠至风场计算域入口(5)处,得到山地边线延伸线a(18),同时山地边线a(6)扫掠过的区域为山地的延伸面A(65);在CAD图中将山地边线b(7)沿顺风向扫掠至风场计算域出口(4)处得到山地边线延伸线b(19),同时山地边线b(7)扫掠过的区域为山地的延伸面B(67);在CAD图中将山地边线c(8)沿横风向扫掠至风场侧边界c(10)处得到山地侧边延伸线c(20),同时山地边线c(8)扫掠过的区域为山地的延伸面C(81);在CAD图中将山地边线d(9)沿横风向扫掠至风场侧边界d(11)处得到山地侧边延伸线d(21), 同时山地边线d(9)扫掠过的区域为山地的延伸面D(91);步骤六:在CAD图中,在空白区域处,用平面填充得出平地区域A(12)、平地区域B(13)、平地区域C(14)、以及平地区域D(15);步骤七:将风场计算域入口(5)、风场计算域出口(4)、风场侧边界c(10)、风场侧边界d(11)以及风场上边界围成一个空间区域,建立风场空间模型;步骤八:将在CAD软件里建立好的山地模型(2)、测试建筑模型(1)、平地模型和风场空间模型导入流体分析软件里,并设置边界条件进行分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934864.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