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大数据挖掘技术的配电网可靠供电能力评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08552.7 | 申请日: | 2015-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709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章禹;楼贤嗣;何迪;朱振华;郭创新;李明;许乃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G06Q50/06;G06Q10/06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叶志坚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数据挖掘技术的配电网可靠供电能力评估方法。本发明包括如下步骤:第一,利用灵敏度分析的结果计算配电网供电能力。第二,采用大数据挖掘技术计算配电网当前各个输变电设备的可用率。第三,结合上述两部分的结果,得到配电网可靠供电能力。本发明利用节点电压与设备潮流的灵敏度来更新增负荷节点,使得其增负荷对于约束条件的影响最小,以此达到发掘更多潜在供电能力的目的。利用大数据挖掘技术可以方便直观地探寻负载率、天气、检修、历史故障数据对于当前输变电设备可用率的影响。考虑设备可用率较传统方法更能反映当前配电网络的实际运行状况与供电能力。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据 挖掘 技术 配电网 可靠 供电 能力 评估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大数据挖掘技术的配电网可靠供电能力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计算配电网供电能力;步骤1‑1.根据配电网的初始负荷分布情况计算网络潮流分布与电压分布情况;步骤1‑2.利用灵敏度分析,得到节点电压相对裕度因子矩阵与设备容量相对裕度因子矩阵;步骤1‑2‑1.由上一次牛顿拉夫逊潮流计算法的雅克比矩阵![]()
计算得到节点电压对各节点无功负荷的灵敏度矩阵SV‑Q,其中N代表网络中除平衡节点外的节点数;![]()
SV‑Q=[L‑JH‑1A]‑1 (2)其中,公式1中,△P为有功功率的变化值向量,△Q为无功功率的变化值向量,△θ为相角变化值向量,△V为电压的变化值向量;步骤1‑2‑2.根据目前的配电网电压分布情况,计算得到各个节点的电压相对裕度向量Vres,V1至VN为网络中各个节点的电压,Vbase为节点基准电压;![]()
步骤1‑2‑3.计算节点电压相对裕度因子矩阵B,S1至SN为SV‑Q的列向量;![]()
步骤1‑2‑4.选取节点电压相对裕度因子矩阵B中每一行绝对值最小的元素,并对这些元素的列编号进行统计,得到频率最高的列编号,将该编号加入增负荷节点集合中;步骤1‑2‑5.通过直流潮流模型,计算得到潮流传输分布因子矩阵P;步骤1‑2‑6.根据目前的配电网潮流分布情况,计算得到各设备的剩余容量向量Pres,其中M表示网络中的设备台数;Pres=[pres1 pres2 … presM]T (5)步骤1‑2‑7.计算设备容量相对裕度因子矩阵F,并删去与容量约束起作用的设备相关的元素,P1至PM为P的列向量;![]()
步骤1‑2‑8.由于配电网具有辐射型的拓扑结构,因此得到的设备容量相对裕度因子矩阵F是一个高度稀疏的矩阵,可以依据支路数进行分块,每个分块矩阵代表了一条分支;对于每个分块,提取每一行的绝对值最小的元素,然后在所有行最小元素中再挑选出其中最大的元素,记录下其列编号;所有支路对应的列编号即可被加入增负荷节点集合中;步骤1‑3.对增负荷节点集合中的每一个节点增加一个恒定负荷值,然后进行一次潮流计算,更新网络潮流与电压分布;步骤1‑4.判断是否有约束起作用,若网络中任意节点电压起约束作用,则配电网供电能力CUR将等于网络中所有负荷节点的功率之和,转至步骤2;若设备潮流超过其容量约束,则转至步骤1‑5;若没有约束起作用,则转至步骤1‑2;步骤1‑5.根据设备潮流灵敏度分析,得到引起满载设备潮流越限的节点编号,此后的迭代计算中,将不再增加这些节点负荷,从而更新增负荷节点集合,转至步骤1‑3;步骤2、采用大数据挖掘技术评估输变电设备当前可用率;步骤2‑1.获取当前数据与历史数据,包括负载率K、天气W、检修R、历史故障数据F、设备历史故障率λ、设备修复率μ;对各项数据进行离散化处理,在历史数据的各个时间点上,负载率K分为轻载1,重载2以及过载3,天气W依据是否有气象局的预警分为恶劣天气1与正常天气2,检修R分为最近2月内有检修1和无检修2,历史故障数据F分为最近6月内发生故障1和未发生故障2,历史故障率分为低故障率1,一般故障率2,高故障率3;所述的轻载1范围在0‑0.7,重载2范围在0.7‑1,过载3范围在1‑最大值,历史故障率分为低故障率1,范围在小于0.8倍历史统计故障率,一般故障率2范围在大于0.8倍,小于1.05倍历史统计故障率,高故障率3范围在大于1.05倍历史统计故障率;步骤2‑2.枚举关联规则,共321条规则,形如A→B;步骤2‑3.计算各条关联规则的支持度S和置信度C,N(A∪B)表示A和B同时出现的次数,N表示总数据记录数,N(A)表示A出现的次数;![]()
![]()
舍弃支持度小于20%或置信度小于50%的规则;步骤2‑4.对于每条被保留规则,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设备故障率关于规则条件中影响因素的关系函数;步骤2‑5.根据步骤2‑4中得出的关系函数,代入当前各台设备的负载率、天气、检修以及历史故障情况,得到当前设备故障率;若没有符合的规则,则故障率取为历史平均故障率;计算设备可用率Ad和系统可用率As,DN表示所分析的配电网;![]()
![]()
步骤3、结合步骤1与步骤2的结果,计算配电网可靠供电能力CR;CR=CURAs。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未经浙江大学;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908552.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持式钢筋速断器
- 下一篇:冷冲模自动出料装置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