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用电动摩擦阻力块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97383.1 | 申请日: | 2015-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599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赵建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建勋 |
主分类号: | B60T1/16 | 分类号: | B60T1/16;B60T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24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属于交通运输技术领域的车用电动摩擦阻力块,包括驾驶室、货箱、减震器、车轴、车轮、托板、受力传感器、气罐、电磁阀、喷管、阻力块,减震器与车轴相连接,车轮布置在车轴上,气罐布置在后托板上,喷管与气罐相连接,电磁阀布置在喷管上。在本发明中,当卡车发生碰撞时,控制器控制电磁阀打开,高压气体喷向地面,从而减小卡车的撞击损失;同时可以使阻力块与地面接触,增加阻力。本发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适应于箱式货车避险系统的优化设计。 | ||
搜索关键词: | 用电 摩擦阻力 | ||
【主权项】:
一种车用电动摩擦阻力块,包括驾驶室(1)、发动机(2)、储电器(3)、控制器(4)、驾驶室前减震器(5)、驾驶室后减震器(6)、驾驶室前轴(7)、驾驶室后轴(8)、前托板(9)、车轮(10)、弹性牵引器(11)、货箱(12)、货箱前减震器(13)、货箱后减震器(14)、货箱前轴(15)、货箱后轴(16)、后托板(17)、线束(18),发动机(2)、储电器(3)、控制器(4)均布置在驾驶室(1)的前端,驾驶室前减震器(5)、驾驶室后减震器(6)均布置在驾驶室(1)的下端,驾驶室前轴(7)、驾驶室后轴(8)分别与驾驶室前减震器(5)、驾驶室后减震器(6)连接在一起,前托板(9)的两端分别与驾驶室前轴(7)、驾驶室后轴(8)固结在一起,货箱前减震器(13)、货箱后减震器(14)均布置在货箱(12)的下端,货箱前轴(15)、货箱后轴(16)分别与货箱前减震器(13)、货箱后减震器(14)连接在一起,后托板(17)的两端分别与货箱前轴(15)、货箱后轴(16)固结在一起,车轮(10)分别布置在驾驶室前轴(7)、驾驶室后轴(8)、货箱前轴(15)、货箱后轴(16)上,驾驶室(1)与货箱(12)之间通过弹性牵引器(11)相连接,发动机(2)、储电器(3)、控制器(4)之间通过线束(18)相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端受力传感器(19)、气罐(20)、第一电磁阀(21)、第一喷管(22)、后端受力传感器(23)、第二电磁阀(24)、第二喷管(25)、第一侧端受力传感器(26)、第二侧端受力传感器(27)、第三电磁阀(28)、第四电磁阀(29)、第三喷管(30)、第四喷管(31)、电机(32)、伸缩杆(33)、阻力块(34),前端受力传感器(19)布置在驾驶室(1)的前端,气罐(20)布置在后托板(17)上,第一喷管(22)的一端与气罐(20)相连接,第一喷管(22)的另外一端斜插向后托板(17)的前端,第一电磁阀(21)布置在第一喷管(22)上,前端受力传感器(19)、第一电磁阀(21)通过线束(18)与控制器(4)相连接;后端受力传感器(23)布置在货箱(12)的后端,第二喷管(25)的一端与气罐(20)相连接,第二喷管(25)的另外一端斜插向后托板(17)的后端,第二电磁阀(24)布置在第二喷管(25)上,后端受力传感器(23)、第二电磁阀(24)通过线束(18)与控制器(4)相连接;第一侧端受力传感器(26)、第二侧端受力传感器(27)分别布置在货箱(12)的侧端,第三喷管(30)、第四喷管(31)的一端均与气罐(20)相连接,第三喷管(30)、第四喷管(31)的另外一端均斜插向地面,第一侧端受力传感器(26)、第二测端受力传感器(27)、第三电磁阀(28)、第四电磁阀(29)均通过线束(18)与控制器(4)相连接;电机(32)布置在货箱(12)的前端下底面,伸缩杆(33)的两端分别与电机(32)、阻力块(34)相连接,电机(32)通过线束(18)与控制器(4)相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建勋,未经赵建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897383.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的控制装置及车辆
- 下一篇:一种工程车支腿机构及工程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