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电流耦合型IBC的信息交互建模方法及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94007.7 | 申请日: | 2015-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208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0 |
发明(设计)人: | 宋勇;李茂源;王光发;赵宇飞;郝群;谢定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人体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电流耦合型IBC的信息交互建模方法及其装置。该方法首先,对基于电流耦合型IBC的信息交互通道进行电路建模,形成总体电路模型。其次,依据所提出的总体电路模型,对肢体接触所导致的接触阻抗进行电路建模。而后,结合总体电路模型,形成基于电流耦合型IBC的信息交互完整电路模型。最后,基于所建立的完整电路模型,经电路分析获得基于电流耦合型IBC的信息交互数学模型。对比现有技术,本发明为基于电流耦合型IBC的信息交互提供了安全保障,为基于电流耦合型IBC的信息交互装置的设计提供了系统设计依据,解决了两个生物体与电子装置之间的几何建模、电路建模和数学建模问题,为相关研究与设计提供借鉴。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电流 耦合 ibc 信息 交互 建模 方法 及其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电流耦合型IBC的信息交互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内容:建立基于电流耦合型人体通信的信息交互总体电路模型,该模型主要包括由用于模拟人体通信发射器的发射端模型(1),用于模拟进行信息交互的两个人体的多人体介质模型(2)和用于模拟人体通信接收器的接收端模型(3)组成的闭合电路;所述发射端模型(1)包括两个分别与人体通信发射器模型(11)两端相连的发射端电极‑人体接触阻抗(1);人体通信发射器模型包括依次相连的电压源及其内阻;所述多人体介质模型(2)包括两套依次连接的人体A的横向阻抗(22)、人体‑人体接触阻抗(23)和人体B的横向阻抗(24),和分置于这两套阻抗两端与这两套阻抗分别连接的输入阻抗(21)和输出阻抗(26),以及两个与这两套阻抗交叉连接的交叉阻抗(25);所述接收端模型(3)包括两个分别与人体通信接收器模型(32)两端相连的接收端电极‑人体接触阻抗(3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894007.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