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镓生产流程中的除铀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510885233.9 | 申请日: | 2015-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3468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7 |
发明(设计)人: | 李伯平;郭冬发;崔建勇;谢胜凯;周佳俊;董红军;许家伟;张正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3/44 | 分类号: | C22B3/44;C22B58/00;C25C1/22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包海燕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放射性元素回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镓生产流程中的除铀工艺。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向镓的硫酸脱附液中加入硫酸亚铁盐或还原铁粉,搅拌溶解后用氢氧化钠调节溶液至碱性;加入硫化钠,搅拌溶解并静置沉淀;固液分离后回收液体部分,固体部分即为含铀尾渣;向回收的液体中加入浓硫酸调节溶液至酸性;固液分离后得到固体镓泥;向镓泥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得到镓泥溶解液;电解得到粗镓。本发明解决了现有镓生产流程中的除铀工艺镓回收率较低的技术问题,显著改善了镓产品的纯度及质量,镓的回收率得到有效提高。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产流程 中的 工艺 | ||
【主权项】:
1.一种镓生产流程中的除铀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向镓的硫酸脱附液中加入固体硫酸亚铁盐或还原铁粉,充分搅拌溶解后用固体氢氧化钠调节溶液至pH=10~13,再加入硫化钠固体,充分搅拌溶解,静置沉淀;步骤二:固液分离后回收液体部分,固体部分即为含铀尾渣;步骤三:向回收的液体中缓慢加入浓硫酸,调节溶液至pH=5~9;步骤四:固液分离后得到固体镓泥;步骤五:向镓泥中加入氢氧化钠溶解镓泥,得到镓泥溶解液;步骤六:电解,得到粗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885233.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