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裂腹鱼类受精卵孵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36155.3 | 申请日: | 2015-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483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颜文斌;朱挺兵;朱永久;吴兴兵;杨德国;郭威;胡文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王敏锋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裂腹鱼类受精卵孵化的方法,其步骤:1)孵化场选址:A、孵化场应在河流河滩或山泉水下游滩地选址建造;B、水源施工:选择河道中间有沙洲;C、排污渠布局:在孵化场下水区域,疏导一条地势低于孵化场的水渠,在上游引水坝处预留河水用于排污渠使用;2)孵化场的建造:A、孵化池建设;B、遮阳设施架设;3)受精卵孵化方法:A)孵化池水量调控及水质要求;B)受精卵基本完成吸水后,受精卵均匀分布于池中,无堆积;C)将刚孵化出的鱼苗就地暂养至鱼苗开口、平游后回收;4)管理。方法简便,成本低廉,操作简便,通过在自然河道的位置修建半自然的孵化场,满足数十万乃至数百万粒裂腹鱼类受精卵的孵化工作。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鱼类 受精卵 孵化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裂腹鱼类受精卵孵化的方法,其步骤是:1)、孵化场选址:A、孵化场应在河流河滩或山泉水下游滩地选址建造:水源清澈无污染,水温10~18℃,水量稳定;底质以沙粒直径≤5mm,碎石卵石直径≤10cm,没有淤泥;河段地势平缓,人工修筑后维持10~15cm深的微水流;B、水源施工:在比降大于5‰,横比降大于50‰的河段,选择河道中间有沙洲或沙石堆,两岸岸边均有流水的河段,孵化池选在平坦且垂直河流走向宽度大于7米的沙洲一侧,并于该侧上游建设引水坝,将河水引至沙洲另一侧,同时根据河水水深水量人工加强沙洲高于孵化池20~50cm,采用来自河水基于地势差通过沙洲形成的渗透水作为孵化用水,或水源直接选用山泉,山泉汇口处的平坦区域是孵化场,通过修建引水渠调节水量用于孵化;C、排污渠布局:为保证孵化场的湿润环境、孵化池出水及时排走以及孵化池后期的清理工作,在孵化场下水区域,依据地势在距离孵化池半米的位置疏导一条低于孵化池池底5cm的排污渠,在上游引水坝处预留河水供给排污渠;2)、孵化场的建造:A、孵化池建设:在选定的河段中,以细沙、卵石、岩石砖块作为池壁建造材料,平行于自然水流的方向,基于河道走势,并排建立面积1~3㎡的方形孵化池,从下往上,从大到小依次布置碎石直径≤10cm沙粒直径≤5mm作为底质,在下水处开设翻水坝,其上安装防逃网,并依据水量大小调节坝高坝宽,使孵化池中维持10~15cm深的动态蓄水环境;B、遮阳设施架设:于孵化池上方搭建遮阳设施,全天无阳光直射受精卵;3)、受精卵孵化方法:A) 孵化池水量调控及水质要求:孵化池水持续更新,每日水量的变化幅度不超过上一日水量的10%,水温10~18℃,溶氧>4.5mg/L;B) 受精卵基本完成吸水后,均匀撒于孵化池中,密度根据水流及溶氧情况确定,溶氧大于5mg/L,参考值5000~8000粒/m2,受精卵均匀分布于池中,无堆积;C) 将刚孵化出的鱼苗就地暂养至鱼苗开口、平游后回收;4)、管理:A、水流的稳定性,取决于孵化场位置的选择以及河道中水流的走势情况,选择透水性良好的底质,同时在建设孵化池时,孵化池池底应低于河水水面,保持18cm或20cm或23cm或25cm的落差;B、长时间阳光直射对裂腹鱼类受精卵有致死影响,在仔鱼开口摄食前避免阳光,仔鱼完成营养转换时,应该开放阳光,对鱼苗及孵化池进行阳光照射;C、利用野外条件进行受精卵孵化,孵化场附近设置隔离网能防止蛇虫的威胁,同时每天巡视孵化场时注意敌害的防治;D、孵化场应避免水流缓慢的死角存在,以免影响受精卵对水中氧气的吸收;E、一轮孵化结束后,孵化场通过冲洗,补充新的细沙进行新一轮的孵化工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836155.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豪猪的放养方法
- 下一篇:一种青色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