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用于防止地下空间结构振动的道路隔振系统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770691.8 | 申请日: | 2015-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697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2 |
发明(设计)人: | 赏锦国;陈星;陈伟;黄龙田;邹锦华;陈海斌;邓汉荣;蒋运林;洪卫;曹旭华;饶欣频;金涛;钟志伟;梁茂平;胡智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C1/00 | 分类号: | E01C1/00;E01C11/00;E01C11/22;E01C3/02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4 | 代理人: | 刘小敏;尤健雄 |
地址: | 51001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防止地下空间结构振动的道路隔振系统及其施工方法,其在地下空间的建筑物顶板与其上方的行车路面即沥青路面之间设置钢弹簧浮置板,通过各个弹簧隔振器的弹簧剪切刚度和设置在浮置板左右两侧的柔性止水材料的压缩刚度组成浮置板的竖向支撑和横向支撑刚度,并通过剪力铰和设置在浮置板前后两端的柔性止水材料实现浮置板的垂向变形及纵向稳定性平缓无突变;并设置柔性止水材料、路缘石排水沟和纵向排水暗沟避免了雨水在浮置板与坡面层之间的间隙中积聚,防止户外环境雨水对弹簧隔振器的腐蚀损坏。本发明能够防止道路交通引起的地下空间结构振动,具有隔振效果好、能够在户外环境中长时间可靠工作、施工方便的优点。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防止 地下 空间结构 振动 道路 系统 及其 施工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适用于防止地下空间结构振动的道路隔振系统,包括隔振车行道(100)及位于其四周的前方车行道(200)、后方车行道(300)、左侧非车行道(400)和右侧非车行道(500),其中,所述隔振车行道(100)位于地下空间的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振车行道(100)包括混凝土垫层(110)、钢弹簧浮置板(120)、沥青路面(130)、路缘石(140)和路侧石(150);所述混凝土垫层(110)由铺平层(111)、坡面层(112)和凸台(113)组成,铺平层(111)铺设在所述地下空间的建筑物顶板(600)之上,坡面层(112)和凸台(113)均设置在铺平层(111)的上表面并且该两者之间形成沿所述隔振车行道(100)行车方向(V)延伸的纵向排水暗沟(110a),坡面层(112)的坡向朝向该纵向排水暗沟(110a);所述钢弹簧浮置板(120)由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浮置板(121)和嵌入固定在该浮置板(121)中的多个弹簧隔振器(122)组成,各个弹簧隔振器(122)均安装在所述坡面层(112)的顶面上,使得浮置板(121)的底面与所述坡面层(112)的顶面之间留有间隙,所述沥青路面(130)铺设在钢弹簧浮置板(120)的顶面上;所述浮置板(121)的前端面与所述前方车行道(200)之间、后端面与所述后方车行道(300)之间均留有横向缝隙,并且所述浮置板(121)的前端部通过多个剪力铰(700)与所述前方车行道(200)连接、后端部通过多个剪力铰(700)与所述后方车行道(300)连接;所述路缘石(140)的顶部设有朝向其内侧面设置的进水口(140b)、内部设有与该进水口(140b)连通的排水沟(140a),其设置在所述凸台(113)之上并使得所述排水沟(140a)沿所述隔振车行道(100)行车方向(V)延伸,所述沥青路面(130)具有朝向所述进水口(140b)的坡向;所述路缘石(140)和凸台(113)的外侧面紧贴其中一侧所述非车行道设置、内侧面与所述浮置板(121)之间留有沿所述隔振车行道(100)行车方向(V)延伸的第一纵向缝隙,所述路侧石(150)的外侧面紧贴另一侧所述非车行道设置、内侧面下部紧贴所述坡面层(112)设置、内侧面中上部与所述浮置板(121)之间留有沿所述隔振车行道(100)行车方向(V)延伸的第二纵向缝隙;所述两条横向缝隙和两条纵向缝隙中均填充有柔性止水材料(80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770691.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木纹硅PU球场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油脂分子蒸馏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