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强震后高原寒区隧道两侧松散体地层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717087.9 | 申请日: | 2015-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0194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7 |
发明(设计)人: | 刘泽;何开伟;林代和;李学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二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00 | 分类号: | E21D9/00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熊晓果;韩洋 |
地址: | 61003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强震后高原寒区隧道两侧松散体地层施工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步骤a、测量定位并钻孔;步骤b、制作注浆钢管;步骤c、在隧道两侧安装注浆钢管;步骤d、注浆;步骤e、在隧道两侧地面向下挖掘联系梁基坑,所述联系梁基坑与隧道同向延伸;步骤f、向联系梁基坑内灌注混凝土并养护,所述混凝土在联系梁基坑内固结形成联系梁,所述联系梁将注浆钢管固结在一起,具有工艺简便、施工快速的有益效果,有利于安全快速的加固强震后隧道两侧深度较深的松散体地层。 | ||
搜索关键词: | 联系梁 基坑 隧道 注浆钢管 强震 松散体 地层 高原寒区 固结 施工 灌注混凝土 安全快速 测量定位 同向延伸 注浆 钻孔 混凝土 养护 挖掘 制作 | ||
【主权项】:
1.一种强震后高原寒区隧道两侧松散体地层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步骤a、测量定位并钻孔;步骤b、制作注浆钢管,所述注浆钢管由若干个钢管节段拼接而成,两根钢管节段之间设置有接长钢管,所述注浆钢管的底部设置有浆液扩散孔,所述浆液扩散孔呈梅花形分布;步骤c、在隧道两侧安装注浆钢管;步骤d、注浆;步骤e、在隧道两侧地面向下挖掘联系梁基坑,所述联系梁基坑与隧道同向延伸;注浆钢管位于联系梁基坑内,在相邻两个注浆钢管之间连接钢筋,每根连接钢筋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注浆钢管焊接;步骤f、向联系梁基坑内灌注混凝土并养护,所述混凝土在联系梁基坑内固结形成联系梁,所述联系梁将注浆钢管固结在一起。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二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二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717087.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彩色滤光基板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煤矿采掘数字化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