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鳄鱼背部皮制革加工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655895.7 申请日: 2015-10-13
公开(公告)号: CN105274261A 公开(公告)日: 2016-01-27
发明(设计)人: 强涛涛;高鑫;王学川;李倩;刘雅平;余亚金;吴春连;刘永森 申请(专利权)人: 陕西科技大学
主分类号: C14B1/06 分类号: C14B1/06;C14B1/40;C14B1/46;C14B1/58;C14C1/08;C14C15/00
代理公司: 西安新思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61114 代理人: 黄秦芳
地址: 710021*** 国省代码: 陕西;6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涉及鳄鱼背部皮制革加工方法。现有鳄鱼背部皮制革技术中存在皮板厚、酶软化不均匀、易伤及粒面、甲骨硬度大、磨革困难、柔软度差等问题。本发明采用浸水→去肉→刮油膜→脱脂、预浸灰→刮油膜→浸灰→刮油膜→刷鳞→脱灰→刮油膜→联合漂白→酶软化→刮油膜→联合漂白→脱脂→盐洗→软化甲骨→浸酸、软化→鞣制→脱脂→中和→复鞣→染色、加脂→挂晾干燥→磨革→染色、加脂→钉板干燥→涂饰的工艺,提供鳄鱼背部原料皮的加工方法。本发明在鳄鱼背部皮制革的软化、染色加脂、磨革、钉板干燥等工序中获得重大的技术突破,成革鳞片去除干净、粒面保存完整,甲骨之间连接处柔软易折,厚度均匀,能够用于实际生产,可用于箱包、腰带的制作。
搜索关键词: 鳄鱼 背部 制革 加工 方法
【主权项】:
鳄鱼背部皮制革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序:浸水→去肉→刮油膜→脱脂、预浸灰→刮油膜→浸灰→刮油膜→刷鳞→脱灰→刮油膜→联合漂白→酶软化→刮油膜→联合漂白→脱脂→盐洗→软化甲骨→浸酸、软化→鞣制→脱脂→中和→复鞣→染色、加脂→挂晾干燥→磨革→染色、加脂→钉板干燥→涂饰;各工序中化工材料的用量以鳄鱼背部皮质量为基准;所述工序中:去肉工序:原料皮为盐干皮时,去肉工序调整到浸水工序前,运用砂辊磨革机磨削肉面,完全去除碎肉、降低皮板厚度;原料皮为盐湿皮时,运用不锈钢刷处理肉面,清理掉残余的碎肉与油膜;刮油膜工序:运用不锈钢刷处理肉面,清理掉残余的碎肉、油膜以及多余的纤维,酶软化后皮板较薄较软,改用塑料刷清理肉面;酶软化工序:采用软化膏进行软化处理,软化膏由质量比(0.5~1):(0.5~1):(0.5~1):(0.1~0.5)的淀粉、水、软化酶和小苏打混合制成,软化膏pH值由小苏打调整至6.5~9.0,均匀涂抹于鳄鱼背部皮的肉面,将涂抹软化膏后的背部皮放置于30℃~40℃、湿度70%~100%的条件下2~10h,达到软化效果后冷水洗两次,每次15min;盐洗工序:液比为100%~200%,食盐用量为10%~20%,温度为室温,转停结合2~5小时,防止在软化甲骨过程中发生酸肿的同时,洗去皮板上残余的颜色,使皮板洁白;染色、加脂工序:先加入分散剂和染料进行染色渗透,分散剂用量为0.5%~2%,染料用量为1%~3%,液比为100%~200%,温度为40~60℃,转停结合2~5h后加脂,合成加脂剂用量为5%~10%,动物加脂剂用量为5%~10%,加脂过程中加入表面油2%~5%,转停结合10~24h,水洗两次,每次15min;挂晾干燥工序:自然状态下挂晾至干燥;磨革工序:采用辊式砂轮磨革机进行磨里,着重处理背骨骨片以及骨片的连接处,干燥后皮板可以实现任意角度的弯曲、折叠;钉板干燥工序:采用装修钉枪进行钉板干燥,首先借助于钉板专用钳固定皮板头部,再经过用力牵拉后,固定背部、尾部,使皮充分伸展,钉板后自然干燥至涂饰需要湿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科技大学,未经陕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655895.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