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以非接触传感器对特高压直流避雷器泄漏电流的检测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610641.3 | 申请日: | 2015-09-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820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 发明(设计)人: | 袁愿;邓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红相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19/00 | 分类号: | G01R19/00;G01R19/10 |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博一专利事务所 35213 | 代理人: | 方传榜;潘文林 |
| 地址: | 361001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以非接触传感器对特高压直流避雷器泄漏电流的检测装置,包括数据采集单元、数据处理单元、保护电路单元以及电源单元,数据采集单元包括电流传感器、功率放大器及电路采集模块,电流传感器包括一环形壳体、一呈C形布置的磁芯以及一精密磁电传感器,环形壳体内设置有一容置空间,磁芯上分别绕设有一第一线圈绕组以及一第二线圈绕组,并且该磁芯安装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第二线圈绕组所产生的磁通密度方向与所述第一线圈绕组的磁通密度方向相反。本发明采用非接触式对避雷器漏电流进行采集,从而可以保证采集单元能够在复杂电磁场中进行有效和稳定地运行,不仅耐压能力得到很大地提升,而且能够在过电压下具有较强自恢复和自适应能力。 | ||
| 搜索关键词: | 接触 传感器 高压 直流 避雷器 泄漏 电流 检测 装置 | ||
【主权项】:
1.以非接触传感器对特高压直流避雷器泄漏电流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采集单元、数据处理单元、保护电路单元以及电源单元,所述数据采集单元包括电流传感器、功率放大器以及电路采集模块,所述电流传感器包括一环形壳体、一呈C形布置的磁芯以及一精密磁电传感器,所述环形壳体内设置有一容置空间,所述磁芯上分别绕设有一第一线圈绕组以及一第二线圈绕组,并且该磁芯安装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精密磁电传感器也装设于所述容置空间内并且其两端与所述磁芯的两端邻接,所述第一线圈绕组的输入端与避雷器漏电流电连接,所述第二线圈绕组的输入端与所述功率放大器的一输出端电连接,所述功率放大器的另一输出端与所述电路采集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二线圈绕组所产生的磁通密度方向与所述第一线圈绕组的磁通密度方向相反;所述环形壳体包括一屏蔽壳体以及设置于该屏蔽壳体外侧的绝缘壳体,所述磁芯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弧形芯块以及一固定管,两弧形芯块各以一端相互抵接,并且在该抵接位置的两侧通过所述固定管进行套接,所述弧形芯块为非晶软磁材料制成的弧形芯块,所述固定管为非晶软磁固定管;所述环形壳体套设在避雷器的地线上并且其包括可相互拆卸的左半壳体以及右半壳体;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一采集保护模块,所述电源单元的电能输出端分成四路,分别电连接于保护电路单元的电能输入端、采集保护模块的电能输入端、数据采集单元的电能输入端以及数据处理单元的电能输入端,避雷器电流的输出端分成两路,一路连接于所述数据采集单元的使能端,另一路连接于所述采集保护模块的使能端,所述采集保护模块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保护电路单元的使能端,所述数据处理单元的使能端设有两路,一路连接所述数据采集单元的输出端,另一路连接所述保护电路单元的输出端,当避雷器电流小于或等于1毫安时,采集保护模块不动作,而数据采集单元启动并对电流进行信号采集和数据处理后经由数据处理单元输出;当避雷器电流大于1毫安时,数据采集单元不动,而采集保护模块启动,所述检测装置对输入呈现高阻态,此时不进行信号采集和数据处理,并经由数据处理单元输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红相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红相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610641.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