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心电监护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83753.4 | 申请日: | 2015-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2520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刘官正;罗玮;蒋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5/0402 | 分类号: | A61B5/040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王会龙 |
地址: | 510275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智能心电监护方法及装置,利用探针采集人体心电信号;通过数模转换器将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并对信号初步去噪处理;利用已经训练好的深度学习结构模型对信号片段进行分类;针对不同信号采用不同处理方法,使得误检风险最小化。本发明通过对病人干扰更小的信号采集方式以及信号分类手段,能够更准确地检测心率,降低临床设备误报率,既能更好的保证病人的康复进程,还能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减少医护人员工作量,提高其对警报的敏感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监护 方法 装置 | ||
【主权项】:
1.一种智能心电监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心电信号采集;S2:通过模数转换器将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并对信号初步去噪处理;S3:利用已经训练好的深度学习网络结构模型对信号片段进行分类;S4:针对不同信号采用不同处理方法,使得误检风险最小化,其中不同信号包括含有噪声的信号、基线突变的信号和杂乱无章信号;所述步骤S1的具体操作如下:采用非接触式“纺织式”电极,包括绝缘布和电位传感器,即探针不直接与人体皮肤接触,而是通过绝缘布再与皮肤间接接触,在电位传感器测量中,通过身体表面电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而产生位移电流,其中,位移电流的表达式为:
其中ID表示位移电流,
表示位移电流密度,S表示人体待测部分的表面积,
表示电位移通量,由于人体表面的电位是不断变化的,即电位移通量D随时间的变化不为0的,将一个探针靠近人体,将有位移电流流入检测电路,检测电路再对该位移电流进行差动放大、滤波和主放大,最后将心电信号检测出来;所述步骤S4的具体操作如下:S41:针对含有噪声的信号使用处理方法1,更细致的去除高频噪声,而保留QRS的波形特征;针对基线突变的信号使用处理方法2,从QRS波形的陡峭、双边角度特征识别R波,避免收到基线的突变带来的干扰;对于杂乱无章信号,信号质量非常差的片段,无法很好的识别R波的信号,则舍弃该信号片段,避免误检;S42:利用方法1和方法2处理后得到的特征波形计算心率,并在显示器上显示原信号波形及心率,如果心率超出设定范围,则启动报警器;对于杂乱无章的信号,则只显示原波形,抑制报警器,防止误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583753.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压阀门的漏汽回收结构
- 下一篇:一种旋转启闭的液体管道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