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端到端网络通信路径中瓶颈链路的度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65636.5 | 申请日: | 2015-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4539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周辉;段玉聪;叶春杨;王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12/26 | 分类号: | H04L12/26;H04L12/801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王淑玲 |
地址: | 570228 ***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端到端网络通信路径中瓶颈链路的度量方法,包括S1、捕获探测数据包队列在每一个链路上的平均传输间隔,从而确认拥塞链路;S2、度量拥塞链路的容量;S3、计算拥塞链路的可用带宽;S4、在拥塞链路中找出待测路径的瓶颈链路,并输出它的位置、容量和可用带宽信息。通过发送一组探测数据包队列,该组数据包队列从源节点传送到目标节点,跟踪该队列在每一段链路上的内部数据包传输间隔,捕获探测数据包队列在每一个链路上的平均传输间隔即PPD值,确认拥塞链路;在一个度量周期内,获知端到端通信路径中瓶颈链路的位置、可用带宽、带宽物理容量上限;且基于主动探测机制,无需在网络路径的沿途各节点中安装软件,适用范围广泛。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端到端 网络 通信 路径 瓶颈 度量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端到端网络通信路径中瓶颈链路的度量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捕获探测数据包队列在每一个链路上的平均传输间隔即PPD值,从而确认哪些链路是拥塞链路;S2、度量拥塞链路的容量;S3、计算拥塞链路的可用带宽;S4、在拥塞链路中找出待测路径的瓶颈链路,并输出它的位置、容量和可用带宽信息;其中,所述步骤S2中度量拥塞链路的容量具体方法如下:定义:Di表示一个数据包从R0到Ri的传输延迟;Ci表示链路Li的容量;di表示链路Li的物理传输延迟;S表示数据包的大小;Qi表示该数据包在链路Li中被缓冲延迟的时间;则,
为了度量Di的值,源节点R0生成一个数据包,把数据包的TTL值设为i,0≤i≤255,i为正整数;然后向目的节点发送;该数据包会被Ri丢弃,同时Ri返回一个ICMP报错包给R0;通过这种方法,R0就获知了从它到Ri的往返时间差,该时间差约等于2Di,然后即可计算出Di;在所有发往Ri的数据包计算出的Di中,最小的那个Di值,包含的缓冲延迟最小;当Di取最小的值时,Qk趋近于零,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从公式(2)中去掉Qk;在实际的探测中,相邻数据包还需要按一定的间隔I分开来,以避免重叠;I=max{pi,‑1≤i 根据上面的分析,为了获得Ci,源节点R0需要按照不同的大小,发送多组数据包到目标链路Li的两端Ri和Ri+1,画出每组数据包发射后获得的min(Di+1)‑min(Di)除以数据包的大小S,得到的直线的斜率的倒数,就是Ci;其中,所述的步骤S3中计算拥塞链路的可用带宽具体方法如下:设定:在链路Li上的背景数据流的传输速率为
根据定义
因为
在度量过程中被认为是固定不变的,可以认为背景数据流被平均分布到每两个相邻探测数据包之间;那么,在一个pi‑1间隔内,进入链路Li的背景数据流是
同时,仅有一个探测数据包抵达Li,
结果是,链路Li在一个pi‑1的间隔里,接收的数据是Xi+S;
表示探测数据包进入链路Li时的传输速率;在一个pi‑1的间隔里,链路Li能够传输的数据量是Ci·pi‑1;当rpi‑1≤Ai时,
当rpi‑1>Ai时,
通过公式(6),以及
和
推出拥塞链路的可用带宽Ai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大学,未经海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565636.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栀子西素作为视力保健药物成分的应用
- 下一篇:一种资费验证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