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实测气象数据的光伏电站理论出力评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64934.2 | 申请日: | 2015-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0555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发明(设计)人: | 车建峰;冯双磊;王勃;董凌;张节潭;王伟胜;刘纯;卢静;徐有蕊;李延和;王铮;靳双龙;杨红英;张菲;姜文玲;赵艳青;胡菊;马振强;宋宗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H02S5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实测气象数据的光伏电站理论出力评估方法,其采用物理方法将实测水平面辐照强度转换为光伏组件斜面辐照强度,将环境温度转换为板面温度,综合考虑光伏电站的位置、不同光伏组件的特性及安装方式等因素,建立光伏电池的光电转换模型,得到光伏电站的理论功率。本发明提出的方法基于实测气象数据,利用光电转换的物理模型,能够有效且准确的评估光伏电站的理论出力,使得光伏电站的实际运行有了准确且可靠的数据依据;进而保证了光伏电站的高效且可靠的运行。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实测 气象 数据 电站 理论 出力 评估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实测气象数据的光伏电站理论出力评估方法,所述光伏电站内包括多个光伏电池矩阵,一个所述光伏电池矩阵为一个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所述光伏电站的实测气象数据转化为所述光伏组件的有效数据;步骤2.根据所述有效数据建立并求解光伏电池的光电转换模型,得到所述光伏电站的理论出力值;所述步骤1包括:1‑1.气象监测设备测量得到实测气象数据;所述实测气象数据包括实测水平辐照强度和环境温度;1‑2.将所述实测水平辐照强度转化为所述光伏组件斜面的有效辐照强度;1‑3.将所述环境温度转化为所述光伏组件的有效板面温度;所述步骤2,包括:2‑1.根据所述光伏组件斜面的有效辐照强度Ge及所述光伏组件的有效板面温度Tm,建立并求解所述光伏电池的光电转换模型中的最佳输出电流模型和最佳输出电压模型;2‑2.根据所述最佳输出电流模型和最佳输出电压模型的求解结果,建立并求解所述光伏电池的光电转换模型中的所述光伏组件的直流输出功率模型;2‑3.根据所述光伏组件的直流输出功率模型的求解结果,建立所述光伏电池的光电转换模型中的光伏电站的理论输出功率模型;2‑4.求解所述光伏电站的理论输出功率模型,得到所述光伏电站的理论出力值;所述2‑1,包括:a.根据所述光伏组件斜面的有效辐照强度Ge及所述光伏组件的有效板面温度Tm,建立并求解所述光伏电池的光电转换模型中的最佳输出电流IMPP的模型;
式中:Gref为标准太阳辐照强度,其值为1000W/m2;Imref为光伏组件在标准工况下的最佳输出电流;△T为实际组件温度与标准组件温度的差,△T=Tm‑Tref;Tref为标准组件温度,其值为25℃;e为自然对数的底数;a为补偿系数a、b、c中的一个,根据光伏组件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得到,并根据实测数据定期修正;b.根据所述光伏组件的有效板面温度Tm,建立并求解所述光伏电池的光电转换模型中的最佳输出电压UMPP的模型:UMPP=Umrefln(e+b△G)(1‑c△T) (4)式中:Umref为光伏组件在标准工况下的最佳输出电压;b、c均为补偿系数,根据光伏组件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得到,并根据实测数据定期修正;△G为实际的辐照强度与标准辐照强度的差,且△G=Ge‑Gref。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564934.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