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力/触觉引导的遥操纵手控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53916.4 | 申请日: | 2015-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0876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18 |
发明(设计)人: | 倪涛;郑幻飞;陈相显;赵苗苗;王丽娜;朱厚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J13/08 | 分类号: | B25J13/08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22100 | 代理人: | 王薇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长春市人***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力/触觉引导的遥操纵手控器,由上平台机构和下平台机构组成,上平台机构主要由X轴方向旋转运动机构、Y轴方向旋转运动机构及Z轴方向旋转运动机构组成,其中实现X、Y方向旋转的机构并联组成具有2转动自由度并联机构并与Z轴旋转自由度机构串联在一起形成具有3转动自由度的混联式机构,其在可操作性、准确性、灵活性、安全性等方面克服现有遥操纵手控器的缺陷,提高了机器人的操控效率。本发明是一种具有力/触觉引导功能的遥操纵手控器的装置。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触觉 引导 操纵 手控器 | ||
【主权项】:
基于力/触觉引导的遥操纵手控器,由上平台机构和下平台机构组成,上平台机构主要由X轴方向旋转运动机构、Y轴方向旋转运动机构及Z轴方向旋转运动机构组成,其中实现X、Y方向旋转的机构并联组成具有2转动自由度并联机构并与Z轴旋转自由度机构串联在一起形成具有3转动自由度的混联式机构,其特征在于:上平台机构由手柄、Z方向旋转轴、六维力传感器、X方向旋转轴、X方向齿轮组、Y方向旋转轴、惰轮轴、X轴电机侧支撑架、端盖、光电开关片、光电开关、X轴电机支座、支撑架、上平台基板、X轴电机、Z方向齿轮组、Z轴传动杆、Y轴电机、Y轴电机支座、Y轴电机侧支撑架、Y方向齿轮组、角接触球轴承、Z轴支架、铰链轴、Z轴电机、螺栓、卡簧、铜套组成;X轴方向旋转运动机构包括X方向旋转轴、X方向齿轮组、惰轮轴、X轴电机侧支撑架、端盖、光电开关片、光电开关、X轴电机支座、支撑架、X轴电机及螺栓、卡簧;Y轴方向旋转运动机构包括Y方向旋转轴、端盖、光电开关片、光电开关、Y轴电机、Y轴电机支座、Y轴电机侧支撑架、Y方向齿轮组、角接触球轴承及螺栓、卡簧部件;X、Y旋转机构均固定在上平台基板上并相互垂直布置,电机运行时,X、Y方向上互不干涉相互独立运动;X轴方向旋转运动机构的具体布置位置为: X轴电机侧支撑架、X轴电机支座和支撑架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在上平台基板上,X轴电机由X轴电机支座固定;X方向旋转轴两端通过角接触球轴承分别与X轴电机侧支撑架、支撑架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装配,X轴电机通过X方向齿轮组带动X方向旋转轴,并且通过安装在X方向旋转轴上的铰链轴把X方向上的旋转运动传递给Z轴支架,Z轴支架与铰链轴之间采用间隙配合安装铜套,铜套与Z轴支架过盈配合,并在Z轴支架两端用卡簧固定,对Z轴支架限位;Y轴方向旋转运动机构各部件的具体布置位置为: Y轴电机侧支撑架、Y轴电机支座和支撑架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在上平台基板上,Y轴电机由Y轴电机支座固定;Y方向旋转轴两端通过角接触球轴承分别与Y轴电机侧支撑架、支撑架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装配;同时Y方向旋转轴通过一个圆弧形凹槽与安装在Z轴支架上的传动杆连接,Y轴电机通过Y方向齿轮组带动Y方向旋转轴,并通过Y轴上的圆弧形凹槽带动传动杆将Y方向的转动传递给Z轴支架,同时X、Y旋转机构垂直布置,X旋转机构通过传动杆将沿凹槽圆周方向往返运动,X、Y方向上运动独立互不干涉;Z轴方向旋转运动机构包括手柄、Z方向旋转轴、六维力传感器、Z方向齿轮组、Z轴传动杆、Z轴支架、Z轴电机、螺栓, Z轴支架加工为上下两部分, Z轴电机、Z方向齿轮组、Z轴传动杆固定连接在Z轴支架上,通过螺栓将Z轴支架上下两部分固定连接;手柄、六维力传感器均用螺栓固定在Z方向轴上,Z轴电机通过Z方向齿轮组带动Z方向旋转轴;下平台机构由电机、曲柄、基座、基底板、端盖、连杆、运动底板、固定座、支架组成,且下平台呈现三角对称,基底板和运动底板均呈三角形,电机通过基座分别固定连接在基底板的边沿,电机的输出端均有曲柄,曲柄分别通过平行四边形的连杆、支架、固定座与位于基底板上方的运动底板三个角连接,通过螺钉将下平台机构的运动底板与上平台基板固定,从而实现下平台机构与上平台机构的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553916.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夹持式机械手
- 下一篇:降阶的单关节助力外骨骼自适应鲁棒级联力控制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