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化生产球泡灯的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519653.5 | 申请日: | 2015-08-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5692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 发明(设计)人: | 薛东旭;彭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芯瑞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1K9/90 | 分类号: | F21K9/90;F21Y115/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经济***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化生产球泡灯的工艺,该工艺包括下述顺序步骤把电源插入外壳的电源槽内,并把电源输出的两股线材正负极理直,从散热片中间的孔出线;把散热片压进外壳里,使用导热硅脂涂抹散热片正面;把光源基板放置在散热片上,再折弯压紧基板,将电源输出端的正负极与基板点焊;整理电源输入端的硬质耐高温线,安装灯头;在外壳上涂灯罩封口胶,使灯罩的盖泡线和外壳的接驳线对起,再进行盖灯罩。本发明工艺实现了产品从原材料的组装到产品的包装完全的自动化生产;减少了部分工作岗位,提高了生产效率,从而使生产成本降低,产品的质量、性能的可靠性进一步提高。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化 生产 球泡灯 工艺 | ||
【主权项】:
一种自动化生产球泡灯的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包括下述顺序步骤:把电源插入外壳的电源槽内,并把电源输出的两股线材正负极理直,从散热片中间的孔出线;把散热片压进外壳里,使用导热硅脂涂抹散热片正面;把光源基板放置在散热片上,再折弯压紧基板,将电源输出端的正负极与基板点焊;整理电源输入端的硬质耐高温线,安装灯头;在外壳上涂灯罩封口胶,使灯罩的盖泡线和外壳的接驳线对起,再进行盖灯罩;所述的基板环侧相对位置处开有两个防呆孔,其中一个防呆孔的宽度大于另一个防呆孔;所述的散热片上表面设有相对的两个折边,其中一个折边的宽度大于另一个折边;折边位于相对的防呆孔内;所述光源基板紧贴放入散热片上,再使用工装折弯折边,用以压紧光源基板。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芯瑞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芯瑞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519653.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吸塑底发光LED面板灯
- 下一篇:一种平行反应器的冷却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