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海拔山地风电场微观选址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22396.3 | 申请日: | 2015-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9225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9 |
发明(设计)人: | 宁德正;汪玉华;付剑波;张怀孔;范守元;朱向东;黄劲明;李舟;杨祖照;张亚军;张雯涛;金钰磊;姚凯旋;仝旭波;尹鸿儒;黎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云南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00 | 分类号: | G06F17/00;G06Q10/04 |
代理公司: | 昆明大百科专利事务所 53106 | 代理人: | 何健 |
地址: | 650051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海拔山地风电场微观选址方法,属于风力发电场工程设计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步骤S1,测风数据分析;步骤S2,风能资源模拟;步骤S3,机组选型;步骤S4,确定有效开发区域;步骤S5,风电机组优化排布。本发明方法解决了当前高海拔山地风电场设计中无法合理准确地进行微观选址的技术难题。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拔 山地 电场 微观 选址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高海拔山地风电场微观选址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步骤S1,测风数据分析,即对拟建风电场内各测风塔的测风数据进行分析;步骤S2,风能资源模拟,即根据订正后的测风数据和实测地形图,利用基于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拟建风电场内区域风能资源进行模拟分析;步骤S3,机组选型,即根据风能资源计算结果初步确定拟用风电机组的规格;步骤S4,确定有效开发区域,即根据拟建风电场区域的环境敏感因素调研结果确定有效开发区域;步骤S5,风电机组优化排布,即根据风能资源模拟结果在有效开发范围内按照一定的布置准则对风电机组进行优化排布;所述的布置准则是:风电机组布置在风功率密度较大的区域,通常沿山脊单排布置,局部开阔地带可多排布置,但需前后错开,以减小尾流影响,风机间距在水平面投影距离L满足:
其中θ为主导风向与山脊走向的夹角;风机间距在水平面投影距离L1和L2的取值满足:当主导风向为单一扇区且风能集中度大于50%时,L1=(4.5~5.5)D,L2=(1.8~2.2)D当主导风向集中在两扇区且各扇区风能集中度不大于40%时,L1=(4.5~5.5)D,L2=(2.5~3)D当主导风向集中在三扇区且各扇区风能集中度不大于25%时,L1=(6~10)D,L2=(3~4)D其中D为风电机组叶轮直径,当有多种机型进行混合布置时,D取前后两种叶轮直径的平均值;当风速较大时,括号内系数取较大值,反之亦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能源建设集团云南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能源建设集团云南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422396.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