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属腐蚀特征与腐蚀时间相关性的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87310.8 | 申请日: | 2015-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4991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杨飞宇;刘文斌;柳晓光;夏攀;丁敏菊;张成功;田巍;郝红飞;秦真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刑事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17/00 | 分类号: | G01N1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31201 | 代理人: | 王毓理,王锡麟 |
地址: | 200083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金属腐蚀特征与腐蚀时间相关性的检测方法,通过对选取金属在特定环境下的腐蚀特征参数SX进行分析测试,引入腐蚀特征参数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腐蚀特征描述的可靠性,避免单独一种方法表征的缺陷。本发明对同种金属在实际环境和模拟环境下的腐蚀特征参数进行多次分析测试,得到两个环境下的两个腐蚀特征参数差的置信区间为0.005g,并在此基础上判断同类金属的腐蚀特征参数是否落在置信区间内,从而判断两个同类金属是否经历了相同的腐蚀过程。该专利了腐蚀特征参数的计算方法,并给出给出了置信区间,是目前国内外首次提出的针对金属腐蚀过程同一性认定的方法,可以作为科学评价金属材料腐蚀特征和时间相关性的基础和依据。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腐蚀 特征 腐蚀 时间 相关性 检测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金属腐蚀特征与腐蚀时间相关性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根据物证金属的初始形状,选取最大腐蚀表面,连续切割成10mm*10mm的试样10块;步骤二:在步骤一的基础上,对10块试样的腐蚀程度进行观察、测量,选取腐蚀面积最大的5个样品进行腐蚀分析;步骤三:在步骤二的基础上,对每个样品利用金相组织显微观察腐蚀面积及腐蚀深度采用表观腐蚀体积V计算法来计算腐蚀前后变化Δm1,同时采用失重法计算质量损失Δm;采用特征公式计算得到每个样品的腐蚀特征参数SX,X=1~5;所述的表观腐蚀体积V,具体为V=A1B1+A2B2+....A9B9,其中:An为腐蚀区域面积,n=1~9;Bn为对应的实际测量腐蚀深度,n=1~9;Δm1=ρ2V为表观腐蚀质量变化,ρ2是其中锈蚀产物的密度;所述的失重法是将取出的试样根据腐蚀程度进行去离子水超声或者含5%的盐酸超声来去除锈蚀,烘干后称量其去除锈蚀产物的重量,其中:m0、m1、Δm、分别是腐蚀前、腐蚀后、腐蚀前后质量的变化,ρ1、S、h分别是金属客体密度、有效腐蚀面积以及平均腐蚀深度;所述的特征公式为腐蚀特征参数SX=Δm1+Δm/2;步骤四:在步骤三的基础上,取5组腐蚀特征参数的平均值,得到综合特征参数步骤五:选取与物证金属入水体前同批次原始金属材料,切割成10mm*10mm的试样10块;步骤六:选取可实现水温控制范围在5℃~40℃之间变化的实验箱,在打捞物证金属所在水体采集试验用水,注入该实验箱内;步骤七:在步骤五、步骤六的基础上,将10块的物证材料放入实验箱;根据物证需要鉴定的时间区段内所在水体温度变化情况,以1天为单位设置实验箱水温,直至实验模拟至金属物证出水当天;步骤八:在步骤七的基础上,取出10块样品,重复采用步骤二、步骤三、步骤四,得到模拟实验样品综合特征参数步骤九:将步骤四所得的综合特征参数与步骤八所得的综合特征参数进行相减后取绝对值,得到判定特征值S0;步骤十:当S0的绝对值均小于0.005g,则所模拟时间区段该种金属材料与物证材料腐蚀特征为一致,可以做出腐蚀时段为同一的认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刑事科学技术研究院,未经上海市刑事科学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387310.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