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减少取向硅钢加热烧损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359364.3 | 申请日: | 2015-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119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11 |
发明(设计)人: | 张智义;李亚东;高振宇;陈春梅;李向科;张仁波;胡洪旭;李文权;刘文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06 | 分类号: | B22D11/06;C21D1/72;C21D9/52 |
代理公司: | 鞍山华惠专利事务所21213 | 代理人: | 赵长芳 |
地址: | 114021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减少取向硅钢加热烧损的方法,钢水冶炼至成品成分后进行连铸,连铸速度0.5~3m/min,铸坯厚度90~300mm;连铸坯出结晶器后,在钢坯上下及两侧表面分别焊接一层硅含量为0.5~2.0%、厚度为0.1~3mm的电工钢薄带;电工钢薄带与钢坯一起进入加热炉加热,加热温度1250~1320℃,电工钢薄带在加热过程隔绝炉气与钢坯的直接接触,并在加热过程中逐步被氧化烧损掉,不影响成品质量。本发明可缩短加热时间,提高加热效率,减少钢坯烧损,提高成材率,降低表面缺陷,减少炉渣产生,提高生产率。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少 取向 硅钢 加热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减少取向硅钢加热烧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钢水冶炼至成品成分后进行连铸,连铸速度0.5~3m/min,铸坯厚度90~300mm;连铸坯出结晶器后,在钢坯上下表面及两侧表面分别焊接一层硅含量为0.5~2.0%、厚度为0.1~3mm的电工钢薄带;电工钢薄带与钢坯一起进入加热炉加热,加热温度1250~1320℃,电工钢薄带在加热过程隔绝炉气与钢坯的直接接触,并在加热过程中逐步被氧化烧损掉。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鞍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359364.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铝青铜铸锭工艺
- 下一篇:一种钢水覆盖剂的制备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