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含钛电炉渣直接电解生产低钛铝合金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54895.3 | 申请日: | 2015-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7841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张念炳;刘卫;黎志英;杨波;周军;姚帧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25C3/36 | 分类号: | C25C3/36 |
代理公司: | 贵州启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2108 | 代理人: | 何璞睿,唐斌 |
地址: | 550001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含钛电炉渣直接电解生产低钛铝合金的方法,它是将含钛炉渣作为原料直接加入小型试验电解槽中,其添加量小于电解质重量的2%,电解质采用现行铝电解用电解质,电解质分子比2.3‑2.45,电解温度950℃‑960℃,极距38‑42cm,铝液水平18‑22cm,电解电流密度0.78‑0.8A/cm2,电解时间为17~19小时。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现了钛元素的原位电解,缩短了钛渣的利用流程,实现了钛资源和铝资源的充分利用,且不受槽型的限制,对现有工艺改动较小,工序简单、成本低、能耗低。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含钛电 炉渣 直接 电解 生产 铝合金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用含钛电炉渣直接电解生产低钛铝合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含钛电炉渣作为原料直接加入铝电解槽中,其添加量小于电解质重量的2%,电解质采用现行铝电解生产用电解质,分子比2.3‑2.45,电解温度950℃‑960℃,极距38‑42cm,铝液水平高度18‑22cm,电解电流密度0.78‑0.8A/cm2,电解时间为17~19小时;采用的含钛电炉渣成分中, Al2O3≥15%, TiO2≥45%,MgO≥10%,CaO≥4%。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师范大学,未经贵州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354895.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