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光束激发式逻辑放大电路的升压滤波型脉冲调宽电源在审
申请号: | 201510317448.0 | 申请日: | 2015-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174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发明(设计)人: | 黄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雷克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7/217 | 分类号: | H02M7/217;H02M3/335;H02M1/14;H02M1/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光束激发式逻辑放大电路的升压滤波型脉冲调宽电源,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二极管整流器U,功率放大器P1,变压器T,串接在二极管整流器U与功率放大器P1之间的开关滤波电路,与变压器T的副边线圈L2相连接的电源输出电路等组成。本发明够提升电路中的电压,同时还能够对杂波进行过滤,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的精准性与适用范围,开创性的将光束激发式逻辑放大电路运用于脉冲调宽电源中,因此能确保电源的输出质量,还开创性的将斜率补偿器和电压、电流比较器运用在电源电路中,不仅有效的降低了电路自身和外接的射频干扰,而且还极大的简化了电路结构,使得制作成本和维护成本有了较大幅度的降低。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光束 激发 逻辑 放大 电路 升压 滤波 脉冲 电源 | ||
【主权项】:
基于光束激发式逻辑放大电路的升压滤波型脉冲调宽电源,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二极管整流器U,功率放大器P1,变压器T,串接在二极管整流器U与功率放大器P1之间的开关滤波电路,与变压器T的副边线圈L2相连接的电源输出电路,与变压器T的副边线圈L3相连接的变压反馈电路,与变压反馈电路相连接的开关控制电路,与开关控制电路相连接的振荡器(20),与开关控制电路相连接的电流比较器I1,与开关控制电路相连接的电流比较器I2,分别与振荡器(20)、电流比较器I1和电流比较器I2相连接的斜率补偿器W,分别与功率放大器P1、电流比较器I1及二极管整流器U相连接的串联设置的光束激发式逻辑放大电路和升压滤波电路(10),以及输出端与变压器T的原边线圈L1上的抽头相连接、而输入端与功率放大器P1的输出端相连接的滑动调节器(30)组成;所述升压滤波电路(10)由运算放大器P101,运算放大器P102,三极管VT101,三极管VT102,三极管VT103,三极管VT104,P极作为输入端、N极与三极管VT101的发射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101,正极与二极管D101的N极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102后与三极管VT101的基极相连接的电容C101,正极与三极管VT101的基极相连接、负极与三极管VT102的集电极相连接的电容C102,一端与二极管D101的N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102的集电极相连接的电感L101,一端与三极管VT101的集电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102的基极相连接的电阻R101,N极与三极管VT101的基极相连接、P极与三极管VT103的集电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102,串接在三极管VT103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阻R106,负极接地、正极经电阻R103后与电容C101的负极相连接的电容C103,N极与三极管VT103的基极相连接、P极经电阻R104后与电容C103的正极相连接的稳压二极管D103,一端与电容C103的正极相连接、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P101的负输入端相连接的电阻R105,正极与运算放大器P101的负输入端相连接、负极与运算放大器P101的输出端相连接的电容C104,负极经电阻R107后与电容C104的负极相连接、正极与运算放大器P102的负输入端相连接的电容C105,一端与电容C105的负极相连接、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P102的正输入端相连接的电阻R108,负极接地、正极与运算放大器P102的正输入端相连接的电容C106,一端与三极管VT104的发射极相连接、另一端与电容C105的正极相连接的电阻R109,以及一端与电容C105的正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102的集电极相连接的电阻R110组成;其中,三极管VT102的集电极与三极管VT104的集电极相连接,三极管VT103的发射极与三极管VT104的基极相连接,三极管VT102的发射极同时与稳压二极管D103的P极和电容C104的负极相连接,电容C105的正极还与运算放大器P102的输出端相连接,三极管VT102的集电极为电路的输出端;所述光束激发式逻辑放大电路主要由功率放大器P3,与非门IC1,与非门IC2,与非门IC3,负极与功率放大器P3的同相端相连接、正极经光二极管D4后接地的极性电容C6,一端与极性电容C6的正极相连接、另一端经二极管D5后接地的电阻R4,正极与电阻R4和二极管D5的连接点相连接、负极接地的极性电容C7,一端与与非门IC1的第二输入端相连接、另一端与功率放大器P3的同相端相连接的电阻R5,串接在功率放大器P3的反相端与输出端之间的电阻R6,一端与与非门IC1的输出端相连接、另一端与与非门IC3的第二输入端相连接的电阻R7,正极与与非门IC2的输出端相连接、负极与与非门IC3的第二输入端相连接的电容C8,以及一端与极性电容C7的正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与非门IC2的第二输入端相连接的电阻R8组成;所述与非门IC1的第一输入端与功率放大器P3的反相端相连接,其输出端与与非门IC2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接,与非门IC3的第一输入端与功率放大器P3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三极管VT102的集电极则分别与功率放大器P1和电流比较器I1相连接,功率放大器P3的同相端与二极管整流器U的负极输出端相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雷克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雷克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317448.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逆变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于制冷系统的推挽变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