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空平台MIMO通信系统三维信道建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16579.7 | 申请日: | 2015-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9451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发明(设计)人: | 杨明川;陈佳音;郭庆;刘晓锋;冯玺宝;谭璐;邵欣业;袁莞迈;李原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16/22 | 分类号: | H04W16/22;H04B17/391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杨立超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高空平台MIMO通信系统三维信道建模方法,本发明涉及高空平台MIMO通信系统三维信道建模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二维MIMO信道模型不能准确的描述高空平台MIMO通信系统信道以及无线信道之间的空间相关性高,导致信道容量低的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步骤一、制备链路p‑l和链路q‑m的输入时延扩展函数;步骤二、对步骤一中制备的输入时延扩展函数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链路p‑l的时变传输函数和链路q‑m的时变传输函数;步骤三、在步骤二中得到的链路p‑l的时变传输函数和链路q‑m的时变传输函数的基础上,求出链路p‑l的时变传输函数和链路q‑m的时变传输数之间的空时频相关函数;步骤四、计算信道容量。本发明应用于通信领域。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空 平台 mimo 通信 系统 三维 信道 建模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高空平台MIMO通信系统三维信道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一种高空平台MIMO通信系统三维信道建模方法具体是按以下步骤进行的:步骤一、制备链路p‑l和链路q‑m的输入时延扩展函数;步骤二、对步骤一中制备的链路p‑l的输入时延扩展函数和链路q‑m的输入时延扩展函数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链路p‑l的时变传输函数Tpl(t,f)和链路q‑m的时变传输函数Tqm(t,f);步骤三、在步骤二中得到的链路p‑l的时变传输函数Tpl(t,f)和链路q‑m的时变传输函数Tqm(t,f)的基础上,求出链路p‑l的时变传输函数Tpl(t,f)和链路q‑m的时变传输函数Tqm(t,f)之间的空时频相关函数;步骤四、在步骤三中得到的空时频相关函数的基础上,计算信道容量;所述步骤一中制备链路p‑l和链路q‑m的输入时延扩展函数;具体过程为:设在高空平台站有nT根输入天线,在移动地面站有nR根接收天线,1≤p≤q≤nT,1≤l≤m≤nR,p为高空平台站的第p根输入天线,q为高空平台站的第q根输入天线,l为移动地面站的第l根接收天线,m为移动地面站的第m根接收天线;将高空平台站的第p根输入天线到移动地面站的第l根接收天线之间的链路用p‑l表示;链路p‑l的输入时延扩展函数为LOS和NLOS分量的叠加,表达式如下:hpl(t,τ)=hpl,LOS(t,τ)+hpl,NLOS(t,τ) (1)其中,![]()
式中,g(n)为由第n个散射体引入的幅值的变量,设g(n)为独立同分布随机变量,且
E[·]表示期望,
为由第n个散射体引入的相位的变量,设
为在区间[‑π,π)上分布的随机变量且与g(n)、
和
独立,
为第n个散射体直射量的到达角,
为第n个散射体直射量的离开角,
为第n个散射体在x‑y平面的投影到O′的距离,
d(a,b)表示a、b两点间的距离,其中第n个散射体用S(n)表示,它在x‑y平面上的投影点是
O′为移动地面站在x‑y平面上的投影点,RS,min为散射体在x‑y平面的投影到O′的最小距离,
RS,max为散射体在x‑y平面的投影到O′的最大距离,![]()
为第n个散射体的高度,
HS,min为散射体最小高度,
HS,max为散射体最大高度,![]()
为第n个散射体相对OR的仰角是
OR为移动地面站天线阵元素m和l的中点,确定
的最小值为βS,min≈arctan(HS,min/RS,max),和最大值为βS,max≈arctan(HS,max/RS,min);Kpl为p‑l子信道的莱斯因子LOS与NLOS接收功率的比值,Ωpl为p‑l子信道的发送功率,e为自然对数的底数,j为虚数单位,hpl,LOS(t,τ)为p‑l子信道的输入时延扩展函数LOS分量;hpl,NLOS(t,τ)为p‑l子信道的输入时延扩展函数NLOS分量;N为移动地面站周围的固定散射体的数量且N→∞;
为NLOS子信道相位信息的复指数;τLOS为波束在LOS链路上的传输时延;
为波束在NLOS链路上的传输时延;τ为时延变量,δ为狄拉克δ函数;ζLOS(t)为LOS链路相位信息的复指数,p为正整数,l为正整数;其中,![]()
式中,![]()
![]()
fT,max=vT/λ和fR,max=vR/λ分别为高空平台站和移动地面站的最大多普勒频移;式中,t为时间变量,d(p,l)为天线p与天线l间距离,d(p,S(n))为天线p与第n个散射体间距离,d(S(n),l)为第n个散射体与天线l间距离;D为O和O′间的距离,O为
和
的中点,
为高空平台站天线p在x‑y平面上的投影点,
为高空平台站天线阵元素q在x‑y平面上的投影点,βT为高空平台站相对OR的仰角,βT≈arctan(HT/D),HT为高空平台站天线阵的高度,d(O,OT)=HT,OT为高空平台站天线p和q的中点,fT,max为高空平台站的最大多普勒频移,
为p‑l子信道的直射路径到达方位角,γT为高空平台站运动方向,fR,max为移动地面站的最大多普勒频移,γR为移动地面站运动方向,δT为高空平台站上相邻两天线之间的距离,θT为高空平台站天线阵列在x‑y平面内相对于x轴的方向的方位角,nT为高空平台站的天线数目,nR为高空平台站的天线数目,δR为移动地面站上相邻两天线之间的距离,θR为移动地面站天线阵列在x‑y平面内相对于x轴的方向的方位角,ψR为移动地面站中的天线相对于x‑y平面的仰角,vT为高空平台站的运动速度,λ为波长,vR为移动地面站的运动速度;若HT>>HR,传输时延从高空平台站向移动地面站,即最小传输时延为:τLOS=τmin≈D/(c0cosβT) (7)式中,c0是光速;HR为移动地面站天线阵的高度,d(O,OR)=HR,则散射体在双同心圆柱中所占体积的高为HC=HS,max‑HS,min;假设![]()
若HS,max<<HT,且
波束从高空平台站发出,经S(n)反射,由移动地面站接收过程的传输时间为:
式中,
为波束在NLOS链路上的传输时延;将高空平台站的第q根输入天线到移动地面站的第m根接收天线之间的链路用q‑m表示;链路q‑m的输入时延扩展函数为LOS和NLOS分量的叠加,表达式如下:hqm(t,τ)=hqm,LOS(t,τ)+hqm,NLOS(t,τ) (11)其中,![]()
式中,Ωqm为q‑m子信道的发送功率,hqm,LOS(t,τ)为q‑m子信道的输入时延扩展函数LOS分量;hqm,NLOS(t,τ)为q‑m子信道的输入时延扩展函数NLOS分量;q为正整数,m为正整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316579.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