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仿刺参对虾循环养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01214.7 | 申请日: | 2015-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0463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7 |
发明(设计)人: | 胡炜;李成林;赵斌;韩莎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K61/30 | 分类号: | A01K61/30;A01K61/59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7101 | 代理人: | 杨秉利 |
地址: | 2661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仿刺参对虾循环养殖方法,其特点是在同一养参池塘内循环进行仿刺参的养殖和对虾的养殖;每年10月底至11月中旬投放参苗,养殖期间靠自然纳潮换水,进行投喂饲料,养至第二年5月份成参规格达100g/头以上时进行收获,收获结束后排干池水并用生石灰消毒处理养参池塘;养参池塘消毒处理后5‑7天即可纳水施肥,培养基础生物饵料,5月份水温合适时投放一茬虾苗,待一茬对虾长至8~9cm时放入二茬虾苗,投喂以篮蛤、钩虾鲜饵料为主,一茬对虾在8月底开始采用大眼网拉网收获,二茬对虾在10月份收获,全部收获后排水封闸,经晒池除害后即可放养仿刺参苗种。可提高养殖池塘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简化步骤,降低成本。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刺参 对虾 循环 养殖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仿刺参对虾循环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同一养参池塘内循环进行仿刺参的养殖和对虾的养殖,先进行仿刺参养殖,在仿刺参养殖完成后,再进行对虾的养殖,依次循环;所述仿刺参的养殖方法如下:每年10月底至11月中旬投放规格为8‑12头/500克的参苗,放苗密度为75‑150千克/亩,养殖期间靠自然纳潮换水,日换水量10%‑30%,根据放苗量、活动与摄食、水温变化情况判定是否投喂饲料,在春季当水温在3℃~17℃时,按照仿刺参总体重1%~3%进行投喂,其中3℃~8℃时7~10天投喂一次,10℃~17℃时5~7天投喂一次,养至第二年5月份成参规格达100g/头以上时进行收获,收获结束后排干池水并用生石灰消毒处理养参池塘;所述对虾的养殖方法如下:所述养参池塘消毒处理后5‑7天即可纳水施肥,培养基础生物饵料,5月份水温合适时投放规格1~1.5cm/尾的一茬虾苗,放苗密度为7000~30000尾/亩,待一茬对虾长至8~9cm时放入二茬虾苗,放苗密度为5000~25000尾/亩,池塘水位保持在1.5m‑2m,进入高温期后每天定时开启增氧机,投喂以篮蛤、钩虾鲜饵料为主,日投喂率为对虾体重的7%~10%,初期每天投喂2次,后期每天投喂4次;如果投喂配合饲料,日投喂率为对虾体重的3%‑5%,日投喂3‑5次,投喂配合饲料时,下午以后的投喂量占全天投喂量的55%‑65%,一茬对虾在8月底开始采用大眼网拉网收获,捕大留小,二茬对虾在10月份收获,全部收获后排水封闸,经晒池除害后即可放养仿刺参苗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未经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301214.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座壳孢菌微胶囊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夏季大宗淡水鱼的一种运输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