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针对工业烟囱排放废气的净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99363.4 | 申请日: | 2015-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4260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刘会成;张维清;邱雁辉;王永峰;严德武;何云霞;印伟;余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智慧环保技术监测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J15/02 | 分类号: | F23J15/02;F23G7/06;B01D46/1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兰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419 | 代理人: | 曹明兰 |
地址: | 214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工业烟囱排放废气的净化装置,包括底座(1)、第一框体装置(2)、第二框体装置(3)、第一管道(4)及过滤装置(5),底座(1)上设有第一支撑柱(11)、支撑块(12)、第一通孔(13)、出水管道(14)及第一阀门(15),第一框体装置(2)包括第一框体(21)、第一固定块(22)、支撑杆(23)及第二通孔(24),第二框体装置(3)包括第二框体(31)、第一挡板(32)及第二支撑柱(33),第一管道(4)上设有进气管(42)、第三阀门(43)及第一过滤网(41)。本发明使得排放出去的空气不会污染环境,并且在保护了环境的同时还实现了对锅炉废气的余热利用。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对 工业 烟囱 排放 废气 净化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针对工业烟囱排放废气的净化装置,包括底座(1)、位于所述底座(1)上方的第一框体装置(2)和第二框体装置(3),第一框体装置(2)和第二框体装置(3)相邻,在第一框体装置(2)内加注水或其他净化液,所述第一框体装置(2)和第二框体装置(3)通过第一管道(4)相连,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管道(4)上设有进气管(42),在第一管道(4)内部设有第一过滤网(41),第一过滤网(41)位于所述进气管(42)的上方;第一框体装置(2)内部还设置有过滤装置(5),所述过滤装置(5)包括本体(51)、设置于所述本体(51)内的S型通道(52)、设置于S型通道(52)内的若干过滤板(53)和设置于本体(51)上方的出气管(56)、设置于所述出气管(56)上的循环管(57)及第四阀门(58);所述第二框体装置(3)包括第二框体(31)、位于所述第二框体(31)内部的第一挡板(32),在第二框体(31)的顶端开设有第三通孔(312),在第二框体(31)的底端开设有第四通孔(313)、在第四通孔(313)的下方设置有进氧气管(314),在第二框体(31)的底端还设置有点火装置(61),通过第一管道(4)的进气管(42)导入的工业锅炉废气以及通过第二框体装置(3)燃烧产生的废气均经过第一管道(4)而进入到第一框体装置(2)内部,经过第一框体装置(2)内部设置的水或其他净化液净化后,再通过过滤装置(5)内的S型通道(52)而从出气管(56)内排出,所述第一挡板(32)呈长方体状,所述第一挡板(32)竖直放置,所述第一挡板(32)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框体(3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挡板(32)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框体(31)的内表面不接触,所述第一挡板(32)采用隔热材料制成,所述第一挡板(32)的上端开设有第五通孔(321);所述S型通道(52)呈弯折状并通过S型通道(52)而让本体(51)的上下表面相通,所述过滤板(53)设有若干个且竖直布设在所述S型通道(52)内,所述过滤板(53)的上端与所述S型通道(52)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循环管(57)的一端与所述出气管(56)的内部相通,所述循环管(57)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框体(21)的上表面延伸至所述第一框体(21)的内部;所述第二框体(31)呈空心状,所述第二框体(31)包括上端部及下端部,所述上端部呈长方体,所述下端部呈倒梯形。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智慧环保技术监测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智慧环保技术监测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299363.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差速器用锁紧销
- 下一篇:高速精密滑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