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楼宇污水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73812.8 | 申请日: | 2015-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260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23 |
发明(设计)人: | 柏昌福;卿大华;赵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利丰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0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楼宇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反应器Ⅰ、反应器Ⅱ和反应器Ⅲ。本发明利用化学的处理方式,分别在污水中加入絮凝剂、消毒剂、脱色剂、脱氮脱磷剂、除臭剂等,搅拌、混凝、沉淀,将沉淀后的固体物经压力仓压缩后,形成含水量较低的污泥,将污泥装袋送至垃圾填埋场或进行污泥的二次生化处理,液体利用水位高差自然流出,进入城市雨水排水管网,解决了污水管网的跑、冒、滴、漏问题,解决了污水在生化处理中,细菌数量难以控制的问题,解决了楼宇污水流量变化大及成份变化大的问题;还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楼宇污水处理系统的集中管理远程监控、解决生化处理后期管理技术要求高的问题。 | ||
搜索关键词: | 楼宇 污水处理 系统 | ||
【主权项】:
楼宇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反应器Ⅰ、反应器Ⅱ和反应器Ⅲ;所述反应器Ⅰ、反应器Ⅱ和反应器Ⅲ内各设置有搅拌轴(1)、反应仓(2)、沉淀仓A(3)、升水槽(4)、下水导管A(5)、沉淀仓B(6)、下水导管B(7)、压力阀(8)、污泥仓(9)、螺旋叶片(10)和伞形斗(22);所述伞形斗(22)由上到下包括第一斜板、第二斜板和仓板,第一斜板的底部与下水导管A(5)连接,第二斜板的底部与下水导管B(7)连接;所述伞形斗(22)分别安装在反应器Ⅰ、反应器Ⅱ和反应器Ⅲ内,将反应器Ⅰ、反应器Ⅱ和反应器Ⅲ内各隔成上部、中部和下部三个空间,其中上部为反应仓(2),中部为沉淀仓A(3),下部为沉淀仓B(6);所述反应仓(2)通过下水导管A(5)与沉淀仓A(3)连接,所述沉淀仓A(3)通过下水导管B(7)与沉淀仓B(6)连接;所述沉淀仓B(6)底部还设有污泥仓(9),所述污泥仓(9)与出污泥口(26)连接,所述出污泥口(26)处还设有压力阀(8);所述搅拌轴(1)由上到下贯穿伞形斗(22),所述搅拌轴(1)与螺旋叶片(10)连接并带动螺旋叶片(10)旋转;所述反应仓(2)的顶部通过流量控制阀(11)、加药管(13)与加药箱(14)连接;所述反应仓(2)的顶部一侧还通过出气管(15)连接到屋面排气管(23);所述反应器Ⅰ的反应仓(2)顶部一侧还设有进水管(24);所述反应器Ⅰ的沉淀仓A(3)的上部一侧通过溢流管A(12)与反应器Ⅱ的反应仓(2)连接;所述反应器Ⅱ的沉淀仓A(3)的上部一侧通过溢流管B27与反应器Ⅲ的反应仓(2)连接;所述反应器Ⅲ的沉淀仓A(3)的上部一侧通过溢流管C(28)与出水管(25)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利丰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市利丰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273812.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