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体式随钻堵漏循环控制阀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266075.9 | 申请日: | 2015-05-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7909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15 |
| 发明(设计)人: | 董赵朋;蒋海涛;田晓勇;郭超;陶松龄;张凤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B34/06 | 分类号: | E21B34/06 |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12108 | 代理人: | 王顕 |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滨海新区开发***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体式随钻堵漏循环控制阀,包括转换接头、阀体、压轴套、导向轴套、芯轴、导引管、球座、工作弹簧、挡环、阻流活动块、阻流弹簧、限位轴套和捕球器,所述压轴套、所述导向轴套和所述芯轴之间配合形成导向机构,所述阀体、芯轴、导引管和阻流活动块构成密闭空间,并在密闭空间内设置工作弹簧,在阀体和芯轴的侧壁上沿圆周方向均形成有至少两个循环孔,阀体上的循环孔和芯轴上的循环孔在初始状态分别位于球座下部和上部,所述球座设置芯轴内且位于芯轴上的循环孔下部,通过各部件之间配合,当遇到漏层需要堵漏时,无需起下钻,通过地面投球方式控制开关,即可进行多次堵漏施工作业,该控制阀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随钻具组合下入钻井且不影响正常钻井作业。 | ||
| 搜索关键词: | 体式 堵漏 循环 控制 | ||
【主权项】:
一种一体式随钻堵漏循环控制阀,其特征在于,包括转换接头(1)、阀体(2)、压轴套(3)、导向轴套(4)、芯轴(8)、导引管(9)、球座(10)、工作弹簧(11)、挡环(12)、阻流活动块(13)、阻流弹簧(14)、限位轴套(15)和捕球器(16),其中:所述转换接头(1)中心形成有通孔,所述阀体(2)的一端套装在所述转换接头(1)上,所述压轴套(3)设置在所述阀体(2)内且所述压轴套(3)内形成有容纳导向轴套(4)和所述芯轴(8)的空间,所述芯轴(8)套装在所述压轴套(3)上,在所述芯轴(8)内壁上形成有一环形台阶,使所述压轴套(3)的一端顶在所述转换接头(1)的端部、另一端顶在所述环形台阶上,所述导向轴套(4)套装在所述芯轴(8)上,所述导向轴套(4)一端顶在所述压轴套(3)上、另一端顶在所述阀体(2)内侧形成的第一台肩上;在所述芯轴(8)内壁形成的所述环形台阶上形成有一环形凸台,所述球座(10)设置在所述环形凸台的上端,所述导引管(9)的一端套装并连接在所述芯轴(8)内壁上且该端端部顶在所述环形凸台的下端,在所述阀体(2)和所述芯轴(8)的侧壁上沿圆周方向均形成有至少两个循环孔(29),所述阀体(2)上的循环孔(29)和所述芯轴(8)上的循环孔(29)在初始状态分别位于所述球座(10)下部和上部且所述阀体(2)上的循环孔(29)和所述芯轴(8)上的循环孔(29)的数目和位置相互对应;所述挡环(12)套装在所述导引管(9)上且所述挡环(12)与所述阀体(2)之间留有空隙,所述限位轴套(15)套装在所述导引管(9)上,所述限位轴套(15)一端顶在所述挡环(12)上,另一端顶在所述阀体(2)内侧形成的第二台肩上,所述阻流活动块(13)套装在所述限位轴套(15)上,在所述阀体(2)和所述导引管(9)之间、所述阀体(2)和所述限位轴套(15)之间均留有空间,所述工作弹簧(11)和所述阻流弹簧(14)分别套装在所述导引管(9)和所述限位轴套(15)上,使所述工作弹簧(11)一端压在所述芯轴(8)上、另一端压在所述挡环(12)上,使所述阻流弹簧(14)一端压在所述阻流活动块(13)上、另一端压在所述限位轴套(15)端部形成的台肩上,所述捕球器(16)设置在所述阀体(2)的底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266075.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