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煤矿地下开采中冲击地压危险性的监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58123.X | 申请日: | 2015-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3216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兰天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47/06 | 分类号: | E21B47/06 |
代理公司: | 沈阳东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21109 | 代理人: | 陈磊 |
地址: | 110043***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煤矿开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煤矿地下开采中冲击地压危险性的监测方法。本发明是在强冲击地压危险区的两侧布置2个探测孔,将监测氡浓度的传感器安置于两个探测孔内的煤岩体深部,传感器从围岩压力变化下的岩体中获取氡气体浓度,将两个探测孔内监测氡浓度的传感器返回的氡浓度量值数据记录下来,每隔10~15 min记录一次,对1h内的监测数据取平均值,作为监测样本数据,连续监测直到工作面开采完毕,根据两个探测孔内监测到的岩体内释放的氡浓度量值数据变化趋势,判断冲击地压发生的危险性概率。本发明方法解决了通常冲矿井击地压危险性监测中存在信息干扰、投入成本高等问题,是一种简单实用、设备成本低、易于操作的预测方法。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矿 地下开采 冲击 地压 危险性 监测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煤矿地下开采中冲击地压危险性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布置氡浓度监测的探测孔:煤矿地下开采过程中形成完整的开采系统工作面,依据开采系统应力分布特征,在强冲击地压危险区的两侧布置2个探测孔,所述的强冲击地压危险区距工作面130~170m,其中第1个探测孔布置距工作面≤100m处,第2个探测孔布置在距工作面≥200m处;(2)布置氡浓度测量仪:将监测氡浓度的传感器安置于两个探测孔内的煤岩体深部,传感器从围岩压力变化下的岩体中获取氡气体浓度,对探测孔进行封孔处理;(3)监测氡浓度变化:将两个探测孔内监测氡浓度的传感器返回的氡浓度量值数据记录下来,每隔10~15 min记录一次,对1h内的监测数据取平均值,作为监测样本数据,连续监测直到工作面开采完毕;(4)根据监测样本数据判断冲击地压危险性概率:根据两个探测孔内监测到的岩体内释放的氡浓度量值数据变化趋势,判断冲击地压发生的危险性概率;其中,当近工作面的第1个探测孔内,岩体中氡浓度监测样本数据随时间出现降低趋势,代表发生冲击地压的概率变大,同时在远离工作面的第2个探测孔的氡浓度监测样本数据随时间出现升高趋势,代表发生冲击地压的概率变大;当两个探测孔的氡浓度监测样本数据随时间未发生变化,那么工作面为安全开采工作面;当发生冲击地压概率变大时,采取局部解危措施卸压解危,直至探测孔内的氡浓度恢复稳定平衡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未经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258123.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有线随钻测量工具
- 下一篇:用于烃井的井下液位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