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原子碱金属气室用玻璃泡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52507.0 | 申请日: | 2015-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9179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袁珩;张刚源;曹传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C03B23/07 | 分类号: | C03B23/07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51 | 代理人: | 杨学明,顾炜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原子碱金属气室用球体玻璃泡制作方法,该方法可以生产满足原子钟、原子磁场测量以及原子惯性测量用碱金属气室基本要求的球体玻璃泡。该方法同时也涉一种制作设备,一改此前的人工吹制方法,利用外部气室的气压将空气挤压到玻璃管内,同时利用设备转动玻璃管,在预制球的位置对玻璃管进行加热,利用向心力使玻璃泡趋于正球。并使用可移动喷火加热装置对玻璃管进行加热,使其受热均匀。为了保证玻璃管一直垂直于地面,在仪器工作前加入校准工作。通过该方法,使得设备吹制的球体玻璃泡大小、形状可调,形状均匀、可重复性高。在原子钟、原子磁场测量以及原子惯性测量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原子 碱金属 气室用 玻璃 泡制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原子碱金属气室用球体玻璃泡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作方法使用的制作设备包括通气管道(1)、激光器(2)、光纤(3)、大气室(4)、玻璃管(6)、转动装置(7)和可移动加热装置(8);在转动装置(7)内玻璃管(6)两侧有圆孔(5),加热装置(8)靠近玻璃管(6)的一侧有专门喷射氢氧焰的可控喷射口(9),通气管道(1)与大气室(4)相连,玻璃管(6)通过转动装置(7)固定,并插入大气室(4)的内部,激光器(2)与光纤(3)连接,激光器(2)发出的激光经过光纤(3)的传导,从圆孔(5)垂直向下射出;该制作方法具体步骤如下:步骤1)、将水银(10)水平放置在该制作设备下端;步骤2)、将玻璃管(6)固定在转动装置(7)上,并保证玻璃管(6)与大气室(4)连通;步骤3)、激光器(2)开启,产生激光(13),通过光纤(3)到达圆孔(5)通过圆孔(5)照射下来,此时若该制作设备水平,玻璃管(6)垂直于地面,激光便会反射回圆孔,若该制作设备并没有处于水平状态或玻璃管(6)没有垂直于地面,则激光会照射在玻璃管(6)上,发生散射;步骤4)、在确定玻璃管(6)垂直于底面后,气体从通气管道(1)进入大气室(4)使内部气压增大将气体挤压到玻璃管(6)内;步骤5)、此时可移动加热装置(8)和转动装置(7)同时工作,可控喷射口(9)根据预设的数据分别喷射不同强度的氢氧焰,来对玻璃管(6)进行加热,转动装置(7)转动玻璃管(6),利用向心力与气压使玻璃管(6)受热端变形,趋向于正圆;步骤6)、玻璃气室制作后,通过通气管道(1)将所需气体充入气室,并配合截断装置(12)完成气室制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252507.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化玻璃均质炉
- 下一篇:玻璃钢化成型的辅助装置和玻璃钢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