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封顶织物的缝合织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27969.7 | 申请日: | 2015-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19219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曹桂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伯龙宇航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39/00 | 分类号: | D04B3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200 江苏省常州市金***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封顶织物的缝合织造方法,该方法首先裁剪不同单元层的平面织物,而后将裁剪好的平面织物铺于模具上并用缠绕纤维固定,逐层由内往外按顺序铺上所有单元层平面织物,最后采用一定缝合方式、角度和密度,将缝合纤维缝入封顶织物单元布中,形成整体封顶织物。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封顶 织物 缝合 织造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封顶织物的缝合织造方法,该方法包括有:步骤一,制作模具采用泡沫原料或者PVC原料加工一个,底面内直径为2r,厚度为d,高度为h的封顶模具;步骤二,计算所需平面织物的总层数根据封顶织物厚度D及单层平面织物厚度n来计算出铺设平面织物的总层数N;所述n为单层平面织物的厚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下列步骤:步骤三,制作织物模板步骤31,在步骤一制得的封顶模具的表面裹布,将布与模具的外型面完全贴合后,将其沿裁剪线剪下,展开,得到仿形模板;步骤32,在仿形模板上铺一平面织物,所述平面织物尺寸以仿形模板为基础,并向外延展一个富余宽度Δd,裁剪,得到第一个平面织物模板;重复步骤32,得到第二个平面织物模板、第三个平面织物模板、……、第Z个平面织物模板;第二个平面织物模板与仿形模板之间的富余宽度为Δd+d宽,所述d宽为延展尺寸,d宽与每一段所铺平面织物的层数相关,d宽=n×π×10×Yd;Yd为每一段铺设达到织物层数后的厚度;第三个平面织物模板与仿形模板之间的富余宽度为Δd+2d宽;第Z个平面织物模板与仿形模板之间的富余宽度为Δd+(Z-1)d宽;步骤四,剪裁每段纤维织物步骤41,平铺步骤32得到的第一个平面织物模板后,顺次铺第一段织物所需的层数,裁剪,得到第一段织物单元;步骤42,平铺步骤32得到的第二个平面织物模板后,顺次铺第二段织物所需的层数,裁剪,得到第二段织物单元;步骤43,平铺步骤32得到的第三个平面织物模板后,顺次铺第三段织物所需的层数,裁剪,得到第三段织物单元;步骤44,平铺步骤32得到的第Z个平面织物模板后,顺次铺第Z段织物所需的层数,裁剪,得到第Z段织物单元;步骤五,裹布及缠绕环向纱步骤5A,将步骤一制得的封顶模具固定于缝合机设备的加工平台上;步骤5B,将步骤41制得的第一段织物单元完全贴合包覆在封顶模具的外型面上,并通过夹具固定;步骤5C,用缠绕纤维纱由大端往小端按照母向1~10mm每圈的密度缠绕,缠绕纤维穿过搭接处收紧,直至缠绕纤维全部缠完,将夹具松开,并剪去多余搭接处,得到第一预成型体;步骤5D,将步骤42制得的第二段织物单元完全贴合包覆在第一预成型体上,通过夹具固定;步骤5E,用缠绕纤维纱由大端往小端按照母向1~10mm每圈的密度缠绕,缠绕纤维穿过搭接处收紧,直至缠绕纤维全部缠完,将夹具松开,并剪去多余搭接处,得到第二预成型体;步骤5F,将将步骤43制得的第三段织物单元完全贴合包覆在第二预成型体上,通过夹具固定;步骤5G,用缠绕纤维纱由大端往小端按照母向1~10mm每圈的密度缠绕,缠绕纤维穿过搭接处收紧,直至缠绕纤维全部缠完,将夹具松开,并剪去多余搭接处,得到第三预成型体;步骤5H,将步骤44制得的第Z段织物单元完全贴合包覆在第Z个平面织物模板上,通过夹具固定;步骤5I,用缠绕纤维纱由大端往小端按照母向1~10mm每圈的密度缠绕,缠绕纤维穿过搭接处收紧,直至缠绕纤维全部缠完,将夹具松开,并剪去多余搭接处,得到封顶织物预成型体;步骤六,缝合将缝合针穿入缝合纤维,先垂直缝制封顶织物顶部,而后缝合针沿封顶织物母向方向每位移母向单针针距1~10mm后变化缝合针角度1°,调整一定次数后,缝合针刺入角度达到要求的角度,缝合针并沿此角度缝制完成;缝合针沿母向每运动单针针距,均以顶部为圆心,沿环向按照一定缝合方式、角度、深度和环向针距,缝入要求粗细及规格的纱线。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伯龙宇航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伯龙宇航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227969.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