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性生物炭原位固定钒矿污染土壤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94890.9 | 申请日: | 2015-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8551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19 |
发明(设计)人: | 蒋建国;刘诺;张文杰;丁旭彤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B09C1/10 | 分类号: | B09C1/10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61215 | 代理人: | 贾玉健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淀区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改性生物炭原位固定钒矿污染土壤的方法,属于土壤原位修复技术领域,1、将收割的钒矿污染场地的植物经预处理后,在氮气保护下于450‑550℃下裂解,维持30min,继续通入氮气冷却至室温得到固体颗粒,清洗后,于60℃下烘干,得到生物炭颗粒备用;2、将磷酸氢钙溶解到质量浓度为5%的稀硝酸中,两者按摩尔比(1‑3)1充分混合;3、将生物炭颗粒按1g(40‑60ml)加入到磷酸氢钙‑硝酸混合体系中,超声20min;4、过滤,清洗,置于55℃下烘干,得到改性生物炭;5、将改性生物炭按照1%‑3%的质量比与土壤样品充分混合,保持土壤田间持水量60%,养护30天;土壤浸出实验表明经改性生物炭固定化土壤重金属浸出毒性比未固定土壤V减少70%,Cr减少50%,Pb减少35%。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性 生物 原位 固定 污染 土壤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改性生物炭原位固定钒矿污染土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收割的来自于钒矿污染场地生物量大的植物经预处理后,在氮气保护下于450‑550℃高温下裂解,维持30min,继续通入氮气冷却至室温得到固体颗粒,清洗后,于60℃下烘干,得到生物炭颗粒,备用;步骤2:将磷酸氢钙溶解到质量浓度为5%的稀硝酸中,两者按摩尔比(1‑3):1充分混合,得到磷酸氢钙‑硝酸混合体系;步骤3:将生物炭颗粒加入到磷酸氢钙‑硝酸混合体系中,生物炭颗粒与磷酸氢钙‑硝酸混合体系的混合比例为1g:(40‑60ml),超声20min;步骤4:过滤,用去离子水洗净,置于55℃下烘干,得到改性生物炭;步骤5:将改性生物炭按照1%‑3%的质量百分比与土壤样品充分混合,通过喷淋自来水保持土壤田间持水量60%,养护30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194890.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