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堰塞体的拆除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58026.3 | 申请日: | 2015-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9500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22 |
发明(设计)人: | 刘汉龙;丁选明;田攀;肖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B1/00 | 分类号: | E02B1/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大学专利中心50201 | 代理人: | 王翔 |
地址: | 400044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堰塞体拆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堰塞体顶面布置多根钢丝绳或者麻绳;通过工人或者机械张拉;在堰塞体上布置直径不小于10cm的虹吸管,其间距为3~5m;将虹吸管固定于多根钢丝绳或者麻绳上;同时调整钢丝绳或者麻绳位置,使得虹吸管内充满水,然后再移动钢丝绳或者麻绳位置,让虹吸管入口处于上游水位1~2m以下,虹吸管出水口处,橡皮筋或者布条脱离,产生虹吸现象;维持虹吸管在上游水位高度1/3和上游水位高度以下3~5m之间由下向上移动;再调整钢丝绳或者麻绳,使得虹吸管水平移动,重复前面步骤,最终堰塞体拆除,回收材料。该发明工序简单、节省材料、经济高效、实施效果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堰塞体 拆除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堰塞体拆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堰塞体拆除方法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1)首先在堰塞体上放置至少四根绳索;所述绳索是钢丝绳或者麻绳,绳索直径为0.1~0.3cm;(2)绳索两端分别放置于两岸,通过工人或者机械拉伸绳索,绳索可以沿堰塞湖上下游方向自由移动;(3)在堰塞体上布置若干根直径不小于10cm的虹吸管,虹吸管之间的间距为3~5m;(4)在虹吸管入水口处安装滤网,并悬吊重物,使得虹吸管入口端伸入上游水位以下1~2m;虹吸管出水口位于堰塞体下游;用不透水材料封堵进虹吸管出水口;用橡皮筋或者布条打活结的方式,将不透水材料固定于虹吸管出水口处;(5)将虹吸管进水口上部1~2m处固定在第一根绳索上,虹吸管中部固定在第二根绳索上,虹吸管出水口固定在第三根绳索上,将橡皮筋或者打活结的布条固定于第四根绳索上;(6)通过缓慢放缩绳索,调整绳索的位置,保证第四根绳索不受力,让虹吸管淹没于上游水位中,直至虹吸管内充满水;(7)调整绳索位置,让虹吸管入水口端处于上游水位线下1~2m,虹吸管出水口端缓慢的向堰塞体下游面移动,此时虹吸管出水口端处于密封状态;(8)当虹吸管出水口端移动到上游水位高度以下3~5m的下游面处时,拉动第四根绳索,使得橡皮筋或者布条脱离虹吸管,产生虹吸效应,堰塞湖上游的水从虹吸管中流出,开始冲刷堰塞体;(9)同时调整两端的绳索,使得虹吸管的出水口位于1/3上游水位高度的下游面处,虹吸管按照由1/3上游水位高度的下游面处向上缓慢移动,到比上游水位高度少3~5m的下游面处为止,进行冲刷,此时维持入水口端一直处于上游水位线下1~2m;(10)同时调整两端的绳索,把虹吸管水平移动,然后按照第(9)步骤的顺序进行虹吸管间土体的冲刷;(11)同时调整两端的绳索,按照由外向内的冲刷次序,重复第(9)、(10)步骤;(12)冲刷过程中,下游堰塞材料缓慢被冲走,上游水位不断下降;在上游水位降低的条件下,堰塞体由于下游材料的冲刷流失,形成溃坝,小部分洪水溃坝后流向下游;(13)按照第(9)步骤的顺序,继续冲刷剩余堰塞体;(14)堰塞体得以拆除;(15)回收虹吸管、绳索。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158026.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河道清於方法
- 下一篇:小型双螺旋刮板扬雪-除冰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