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焦化剩余氨水负压脱氨的节能型脱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42238.2 | 申请日: | 2015-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437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领;秦晓丽;屈剑;吴玄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文领 |
主分类号: | C02F9/10 | 分类号: | C02F9/10;C01C1/10 |
代理公司: | 西安文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1100 | 代理人: | 彭冬英 |
地址: | 102488 北京市房山***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焦化剩余氨水负压脱氨的节能型脱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剩余氨水输送至脱氨塔提馏段上部的布液器,经布液后自上而下流过提馏段填料层;剩余氨水采用企业循环稀氨水的余热加热后,回到脱氨塔内,在20-28KPa的负压下,不断蒸发产生二次蒸汽;该二次蒸汽自下而上穿过提馏段填料层,与逆向流动的剩余氨水接触,对剩余氨水进行脱氨;剩余氨水到达塔底时,成为符合要求的合格剩余氨水,从塔内抽出;二次蒸汽到达脱氨塔顶部时,吸收了大部分氨气,自脱氨塔引出,进入冷凝器,冷凝器抽出的氨混合气引入氨吸收塔,用脱盐水进行循环吸收,生产10-20%的浓氨水,并输送至浓氨水储罐备用或备售,冷凝器冷凝下来的稀氨水回流塔内继续脱氨。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焦化 剩余 氨水 负压脱氨 节能型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焦化剩余氨水负压脱氨的节能型脱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废水车间的剩余氨水排入废水缓存池,温度70‑75℃,经过滤后的剩余氨水pH值调节至11.5‑12之间,由脱氨塔进料泵(2)经脱氨塔进料口输送至脱氨塔(1)提馏段上部的布液器,经布液后自上而下流过提馏段填料层,脱氨塔(1)内压力只有绝压20‑28KPa,剩余氨水蒸发1.5‑1.8%,温度随之降低到60‑65℃,到达脱氨塔(1)底部后,由循环泵(3)经换热器(4)冷进料入口输送至换热器(4)冷进料一侧;温度72‑77℃循环稀氨水由循环氨水循环泵经换热器(4)热进料入口输送至换热器(4)热进料一侧;剩余氨水、循环氨水经换热器(4)间接换热,循环氨水温度降至63‑68℃,热量不断传递给剩余氨水,剩余氨水温度由60‑65℃上升至68‑73℃;剩余氨水经换热器(4)出口重新流回脱氨塔(1)底部,塔内压力只有绝压20‑28KPa,对应饱和水蒸气温度60‑65℃,剩余氨水不断蒸发产生二次蒸汽;二次蒸汽自下而上穿过提馏段填料层,与自上而下流动的剩余氨水逆向接触,氨气不断从剩余氨水中逸出,进入二次蒸汽中;剩余氨水到达塔底时,氨气绝大部分被汽提出来,根据不同要求,剩余氨水中氨气含量只有5‑200mg/L;符合要求的剩余氨水由脱氨塔(1)出料泵(5)从塔内抽出,输送至企业下道工序深化处理;B、二次蒸汽到达脱氨塔(1)提馏段上部时,吸收了大部分氨气,继续向上进入脱氨塔(1)精馏段,与脱氨塔(1)外回流的冷凝稀氨水在精馏段填料间逆流接触,再次对回流稀氨水中的氨气进行吸收,然后自脱氨塔(1)顶部引出,进入冷凝器(6);在冷凝器(6)中,温度27‑30℃的循环冷却水对脱氨塔(1)顶部引出的含氨二次蒸汽进行冷凝降温,自身温度上升至37‑40℃,从冷凝器(6)中排出,进入冷却塔进行循环冷却;为保证脱氨塔(1)中压力维持在20‑28KPa的负压水平,设置水环式真空泵(7),与冷凝器(6)二次蒸汽所在的一侧的壳程联通,不断将冷凝器(6)中的不凝气抽出,由于冷凝器(6)壳程通过二次蒸汽管道与脱氨塔直接联通,从而使脱氨塔(1)中压力维持在20‑28KPa的固定水平;C、二次蒸汽在冷凝器(6)中被循环冷却水间接冷凝,温度降至50‑60℃,大部分二次蒸汽被冷凝下来,一部分氨气被二次蒸气冷凝水吸收,形成稀氨水;冷凝下来的全部稀氨水经稀氨水回流泵(14)输送至脱氨塔(1)精馏段上部,经布液后自上而下流动,与从提馏段上升的二次蒸汽逆向接触,大部分氨气从稀氨水中逸出,转移到二次蒸汽中,到达提馏段上部布液器时,其中的氨气含量与进入脱氨塔(1)提馏段上部的剩余氨水中氨气含量达到平衡,二者混合后一起向下经过提馏段进行脱氨;冷凝器(6)壳程的未被冷凝下来的不凝气体不断被真空泵(7)抽出;真空泵(7)与氨吸收塔(8)下段直接联通,抽出的氨混合气由真空泵引入氨吸收塔(8)下段一级吸收段下部;D、氨吸收塔(8)分上下两段:下段为一级吸收段,上段为二级吸收段,采用脱盐水进行吸收;根据剩余氨水中氨气含量和回收氨水的浓度要求,由脱盐水喷淋泵将脱盐水定量输送至氨吸收塔(8)上部,由喷嘴均匀喷洒到二级吸收段填料层上层,自上而下流过二级吸收段填料层,对经过一级吸收段吸收后未被吸收的氨气进行二级吸收;脱盐水吸收氨气后成为稀氨水,继续向下流过一级吸收段填料层,对从氨吸收塔(8)下部引入的氨混合气进行一级吸收;吸收过程中,稀氨水浓度不断提高;考虑到氨水吸收过程中释放大量的热量,将氨吸收塔(8)高架起来,吸收塔(8)底部的稀氨水及部分氨气自塔底锥体口自然流出,进入氨水冷却器(10),被冷却器壳程的循环冷却水间接降温至35‑40℃,随着温度降低,氨气被稀氨水进一步吸收,然后自流进入稀氨水罐(11);为防止一个循环吸收氨水浓度达不到浓度要求,设置一级吸收循环喷淋泵(9),将稀氨水从稀氨水罐(11)输送至氨吸收塔(8)一级吸收段上部,通过喷嘴均匀喷洒到一级吸收段填料层上层,与二级吸收段流下来的稀氨水一起,作为一级吸收段的吸收液,对由吸收塔下部自上而下穿过的氨混合气进行循环吸收;当稀氨水罐(11)氨水浓度达到要求时,由合格氨水泵(12)输送至浓氨水储罐(13)备用或备售。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文领,未经王文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142238.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