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引流槽的前缘缝翼及引流槽的设计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510083434.7 | 申请日: | 2015-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089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褚胡冰;张彬乾;陈真利;袁昌盛;张明辉;李栋;张永杰;张怡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C23/00 | 分类号: | B64C23/00;B64C3/28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慕安荣 |
地址: | 71007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有引流槽的前缘缝翼及引流槽的设计方法,通过在前缘缝翼上设计一个具有一定几何外形且下表面入口宽上表面出口窄的引流槽,利用前缘缝翼上下表面的压力差,将前缘缝翼下表面压力较高的气流通过引流槽引至前缘缝翼上表面,并沿前缘缝翼上表面的切线方向吹出,用以吹除前缘缝翼上表面堆积的低能量气流,并修复受损的附面层速度型,减薄附面层厚度,提高附面层抵抗逆压梯度的能力,从而延迟绕前缘缝翼的气流分离,使飞机的失速过程缓慢,失速后的飞机升力变化缓和,飞机的失速特性改善。本发明应用于某民用飞机,在飞行速度为马赫数0.20的飞机典型起飞/着陆状态,可使该飞机的等弦长后掠机翼机身组合体的失速攻角αstall推迟1°,使飞机由突然失速变为缓慢失速,失速后的升力变化较小,从而有效增加了失速预警时间,提高了飞行安全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引流 前缘 设计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有引流槽的前缘缝翼,其特征在于,包括内段引流槽、外段引流槽和盖板作动机构;所述内段引流槽和外段引流槽分别对称的分布在该前缘缝翼展向长度1/2处的两侧,其中:内段引流槽的一端距该前缘缝翼内端面的距离为该前缘缝翼展向长度的5%,内段引流槽的另一端距该前缘缝翼展向长度1/2处的距离为该前缘缝翼展向长度的2.5%;外段引流槽的一端距该前缘缝翼外端面的距离为该前缘缝翼展向长度的5%,外段引流槽的另一端距该前缘缝翼展向长度1/2处的距离为该前缘缝翼展向长度的2.5%;所述的前缘缝翼内端面是该前缘缝翼沿展向靠近翼根一端的端面,前缘缝翼为端面是该前缘缝翼沿展向靠近翼尖一端的端面。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083434.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