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钛铌酸层状纳米复合物酶传感器及其制备、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72564.0 | 申请日: | 2015-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7795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8 |
发明(设计)人: | 石建军;李文;韩丽丽;何婷婷;何杰;倪惠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26 | 分类号: | G01N27/26;G01N27/3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4119 | 代理人: | 程笃庆,黄乐瑜 |
地址: | 23200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钛铌酸层状纳米复合物酶传感器,包括工作电极、参比电极和对电极,工作电极包括导电基体、金‑钛铌酸纳米复合物层和壳聚糖‑牛血清白蛋白层,金‑钛铌酸纳米复合物层涂覆在导电基体上并在其表面成膜,壳聚糖‑牛血清白蛋白层涂覆在金‑钛铌酸纳米复合物层的外表面,金‑钛铌酸纳米复合物层由金纳米颗粒和钛铌酸纳米片构成,壳聚糖‑牛血清白蛋白层由壳聚糖和牛血清白蛋白组成,乙酰胆碱酯酶通过化学键作用固定于金纳米颗粒上,并包埋在壳聚糖‑牛血清白蛋白层中。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金‑钛铌酸层状纳米复合物酶传感器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金‑钛铌酸层状纳米复合物酶传感器的应用。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钛铌酸 层状 纳米 复合物 传感器 及其 制备 应用 | ||
【主权项】:
一种金‑钛铌酸层状纳米复合物酶传感器,包括工作电极、参比电极和对电极,其特征在于,工作电极包括导电基体、金‑钛铌酸纳米复合物层和壳聚糖‑牛血清白蛋白层,金‑钛铌酸纳米复合物层涂覆在导电基体上并在其表面成膜,壳聚糖‑牛血清白蛋白层涂覆在金‑钛铌酸纳米复合物层的外表面,金‑钛铌酸纳米复合物层由金纳米颗粒和钛铌酸纳米片构成,壳聚糖‑牛血清白蛋白层由壳聚糖和牛血清白蛋白组成,乙酰胆碱酯酶通过化学键作用固定于金纳米颗粒上,并包埋在壳聚糖‑牛血清白蛋白层中;制备所述金‑钛铌酸层状纳米复合物酶传感器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氯金酸HAuCl4溶液、水和乙醇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溶液A,将HTiNbO5纳米片加入混合溶液A中,紫外灯下照射后,离心,干燥得到Au‑HTiNbO5纳米复合物;S2、将Au‑HTiNbO5纳米复合物加入中性缓冲溶液中,进行超声处理得到混合溶液B,将混合溶液B和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磷酸的离子溶液混合后,再进行超声处理得到悬浮液C;S3、将乙酰胆碱酯酶AChE溶液加入壳聚糖CS溶液中混合均匀得到AChE‑CS溶液;S4、将玻碳电极GCE研磨后,经超声清洗,接着在氮气流下干燥得到预处理工作电极;S5、将悬浮液C滴加在预处理工作电极表面,自然晾干后得到Au‑HTiNbO5‑ILs电极;向Au‑HTiNbO5‑ILs电极表面滴加AChE‑CS溶液,低温静置后得到工作电极D;用中性缓冲溶液蘸洗工作电极D表面得到工作电极E,再将牛血清白蛋白BSA滴加在工作电极E表面,静置后,再用中性缓冲溶液蘸洗表面滴加有牛血清白蛋白BSA的工作电极E表面得到金‑钛铌酸层状纳米复合物酶传感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072564.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火山泥精华喷雾面膜
- 下一篇:有轨电车运营仿真系统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