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脱碳脱硬水为补水的循环水浓缩倍率控制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70392.3 | 申请日: | 2015-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5669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许臻;降晓艳;杨宝红;翟绍晶;苏艳;黄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西热水务环保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11/13 | 分类号: | G05D11/13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003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脱碳脱硬水为补水的循环水浓缩倍率控制系统及方法,包括原水池、脱碳脱硬装置、清水池、电动调节阀、冷却塔池、凝汽器、循环水泵、冷却塔、第一控制器、第二控制器、用于检测冷却塔池入水口处水的电导率的第一电导率表、用于检测冷却塔池中水的电导率的第二电导率表、用于检测冷却塔池中水的液位的液位传感器。本发明可以有效的控制以高碱度高硬度水源为冷却塔补充水的循环水浓缩倍率。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脱碳 硬水 循环 浓缩 倍率 控制系统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脱碳脱硬水为补水的循环水浓缩倍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脱碳脱硬水为补水的循环水浓缩倍率控制系统,所述脱碳脱硬水为补水的循环水浓缩倍率控制系统包括原水池(16)、脱碳脱硬装置(15)、清水池(11)、电动调节阀(2)、冷却塔池(10)、凝汽器(13)、电动排污阀(7)、循环水泵(14)、冷却塔(9)、第一控制器、第二控制器、用于检测冷却塔池(10)入水口处水的电导率的第一电导率表(4)、用于检测冷却塔池(10)中水的电导率的第二电导率表(5)、用于检测冷却塔池(10)中水的液位的液位传感器(3);所述原水池(16)的出水口与脱碳脱硬装置(15)的进水口相连通,脱碳脱硬装置(15)的出水口与清水池(11)的进水口相连通,清水池(11)的出水口经电动调节阀(2)与冷却塔池(10)的入水口相连通,冷却塔池(10)的出水口经循环水泵(14)分为两路,其中一路与凝汽器(13)的管束进水口相连通,另一路经工艺水升压泵(12)与下游用户相连通;凝汽器(13)的管束出水口分为两路,其中一路与冷却塔(9)内的各喷头入口相连通,另一路与电动排污阀(7)相连通;所述液位传感器(3)的输出端与第一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接,第一控制器的输出端与电动调节阀(2)的控制端相连接,第一电导率表(4)的输出端及第二电导率表(5)的输出端均与第二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接,第二控制器的输出端与电动排污阀(7)的控制端相连接;所述电动排污阀(7)的入口处设有第一流量计(6),工艺水升压泵(12)的入口处设有第二流量计(8);包括以下步骤:原水池(16)内高碱度高硬度水经由脱碳脱硬装置(15)进行脱碳脱硬处理后进入清水池(11),清水池(11)输出的水分为两路,一路经工艺水升压泵(12)进入下游用户,另一路经凝汽器(13)的管束分为两路,一路进入到冷却塔(10)中作为补充水,另一路经电动排污阀(7)作为排污使用;液位传感器(3)实时检测冷却塔池(10)中水的液位信息,并将所述冷却塔池(10)中水的液位信息转发至第一控制器中,第一控制器根据所述冷却塔池(10)中水的液位信息判断冷却塔池(10)中水的液位是否小于或等于预设的液位阀值,当冷却塔池(10)中水的液位小于或等于预设的液位阀值时,则产生第一电信号,并根据所述第一电信号控制电动调节阀(2)使清水池(11)中的水进入到冷却塔池(10)中,第一电导率表(4)实时检测冷却塔池(10)入水口处水的电导率信息,并将所述冷却塔池(10)入水口处水的电导率信息转发至第二控制器中,第二电导率表(5)实时检测冷却塔池(10)中水的电导率信息,并将所述冷却塔池(10)中水的电导率信息转发至第二控制器中,第二控制器根据冷却塔池(10)入水口处水的电导率信息得冷却塔池(10)入水口处水的氯离子浓度值A,第二控制器根据冷却塔池(10)中水的电导率信息得冷却塔池(10)中水的氯离子浓度值B,并根据冷却塔池(10)入水口处水的氯离子浓度值A及冷却塔池(10)中水的氯离子浓度值B得循环水的浓缩倍率C,其中,C=B/A,当循环水的浓缩倍率C大于等于预设阀值时,则产生第二电信号,并根据所述第二电信号控制电动排污阀(7)打开进行排污。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西热水务环保有限公司,未经西安西热水务环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070392.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温度积分算法的温室温度调控方法
- 下一篇:阵列式太阳能斜轴跟踪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