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钻头及钻孔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60443.4 | 申请日: | 2013-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2590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18 |
发明(设计)人: | 杨昌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昌松 |
主分类号: | B24B5/48 | 分类号: | B24B5/4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400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钻凸形孔的钻头。工程中常常需要钻出内部大直径、外部小直径的孔,现有技术的钻头无法钻出凸形孔。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钻头,本发明可以钻凸形孔。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钻头及钻孔方法,包括夹持柄,其特征是夹持柄的另一端和圆形旋转盒连接,甩片所在平面垂直于夹持柄的旋转轴线,且甩片在远离甩轴的那一端有垂直于甩片的磨削片,磨削片和甩片固定连接,磨削片呈圆弧形,且其内径的曲率半径等于旋转盒的半径,且各甩片以及磨削片的质心是夹持柄旋转轴线所在的一点。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钻头 钻孔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钻凸形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一种钻头应用于所述方法,所述钻头包括:形状为杆状的、可被钻机夹持一端的夹持柄(1),夹持柄(1)的另一端和圆形旋转盒(6)固定连接,旋转盒(6)的旋转面垂直于夹持柄(1)所在的旋转轴线,且旋转盒(6)的质心是夹持柄(1)旋转轴线所在的一点,在远离夹持柄(1)、且在旋转盒(6)的内壁固定连接至少两个环状的限轴座(22),其中该内壁所在平面垂直于夹持柄(1)的旋转轴线,每个限轴座(22)内插入一根圆柱形甩轴(2)的一端,甩轴(2)所在轴线平行于夹持柄(1)的旋转轴线,甩轴(2)的另一端伸出旋转盒(6)且固定连接甩片(3),且每个甩轴(2)连接一个甩片(3),甩轴(2)还套有环状的限位环(21),甩轴(2)和限位环(21)固定连接,限位环(21)位于旋转盒(6)的内部,且贴着旋转盒(6)的内壁,且该内壁和固定限轴座(22)的内壁相对,在限位环(21)和限轴座(22)之间,甩轴(2)穿过一个螺旋弹簧(23),螺旋弹簧(23)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甩轴(2),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定杆(231),定杆(231)固定连接在旋转盒(6)的内壁,且该内壁和连接限轴座(22)的内壁是同一个内壁,甩片(3)所在平面垂直于夹持柄(1)的旋转轴线,且甩片(3)在远离甩轴(2)的那一端有垂直于甩片(3)的磨削片(4),磨削片(4)和甩片(3)固定连接,磨削片(4)呈圆弧形,且其内径的曲率半径等于旋转盒(6)的半径,且磨削片(4)的外侧有用于磨削的磨削层(5),且磨削片(4)可带动甩轴(2)旋转,以使磨削片(4)远离夹持柄(1)所在轴线,且磨削片(4)表面有用于排屑的第二排屑沟(41),且第二排屑沟远端(411)的深度比第二排屑沟近端(412)的深度要浅,夹持柄(1)表面有用于排屑的、呈螺旋形状的第一排屑沟(11),且所有甩片(3)和磨削片(4)组成的整体的质心是夹持柄(1)旋转轴线所在的一点,所述方法包括:第一步,测量磨削层在静态时(也就是磨削片贴在旋转盒侧壁时)的曲率半径R,第二步,使用直径为2R的直杆钻头钻出半径为R的等直径的孔,第三步,把所述的钻头夹持在钻机中,且旋转盒伸入半径为R的等直径的孔,并开动钻机使钻机高速旋转,第四步,磨削片向外扩张,并且磨削与之接触的材料,并且利用第二排屑沟和第一排屑沟排出碎屑,第五步,磨削片进一步向外扩张,并且磨削与之接触的材料,并且利用第二排屑沟和第一排屑沟排出碎屑,第六步,待凸形孔加工完毕,停止转动旋转盒,磨削片在螺旋弹簧的弹力作用下,贴在旋转盒侧壁,第七步,从凸形孔中取出所述的钻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昌松,未经杨昌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060443.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翼型件冷却回路和相应的翼型件
- 下一篇:管接头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