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采矿环境再造移动式泵送充填人工矿柱留矿采矿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57077.7 | 申请日: | 2015-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3222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04 |
发明(设计)人: | 李杰林;邓红卫;周科平;王敏;高如高;袁梅芳;刘伟强;彭涛;陈研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湖南有色金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湖南有色冶金劳动保护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C41/22 | 分类号: | E21C41/22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43114 | 代理人: | 邓建辉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矿环境再造移动式泵送充填人工矿柱留矿采矿法,将矿体划分为矿柱和矿房,首先利用分层充填采矿法工艺开采矿柱,并采用移动式泵送充填系统充填,形成人工矿柱,并预留人行和设备通道,进行采矿环境再造;然后采用留矿法采矿工艺回采矿房,在矿房的一侧预留矿柱,另一侧不预留矿柱,利用溜井作为采场回风井,矿房回采完毕后一次性回收预留矿柱,采空区不处理,由人工矿柱支撑采空区,从而实现急倾斜薄矿体安全开采的目的。本发明特别适用于地下金属矿山无充填系统,且顶板围岩较稳固的高品位倾斜或急倾斜薄矿体的开采,具有矿石损失率低,无需建设充填系统,工艺简单,作业安全和所需充填料少的特点。 | ||
搜索关键词: | 采矿 环境 再造 移动式 充填 人工 矿柱 | ||
【主权项】:
一种采矿环境再造移动式泵送充填人工矿柱留矿采矿法,其特征是:开采倾斜或急倾斜薄矿体且无充填系统时,根据采场结构尺寸,沿走向方向将矿体划分为矿房和矿柱,首先采用上向分层充填采矿工艺开采矿柱,并利用移动式泵送充填系统进行分层充填作业,充填时预留人行斜井和溜井,进行采矿环境再造;待矿柱回采完毕并充填形成人工矿柱后,采用留矿法采矿工艺进行矿房的回采,在矿房的一侧预留矿柱以保护人行斜井,并在预留矿柱中开凿人行联络道,人员和设备通过人行斜井、联络道进入采场作业,另一侧的溜井作为采场回风井,回风井随着矿房回采高度的上升而逐渐崩落;矿房回采完毕后一次性回收预留矿柱,采空区不处理,由充填体形成的人工矿柱支撑采空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湖南有色金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湖南有色冶金劳动保护研究院,未经中南大学;湖南有色金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湖南有色冶金劳动保护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057077.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