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旋耕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52263.1 | 申请日: | 2015-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1376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发明(设计)人: | 顾伟;朱森荣;韩熊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星光农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B33/08 | 分类号: | A01B3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旋耕机,包括行走系统(1)、动力系统(2)、操纵系统(4)、悬挂系统(7),行走系统(1)由底盘机架(11)和行走轮系(12)组成,行走轮系(12)安装在底盘机架(11)下方的支架上,动力系统(2)、操纵系统(4)安装在底盘机架上方,后悬挂结构安装于底盘机架后方。行走变速箱、发动机、动力输出传动箱三者纵向排列于机架的正中央,左右重心平衡;发动机与动力输出传动箱刚性连接,但与机架柔性连接,振动小、可靠性高;动力输出传动箱与行走变速箱之间通过液压泵和液压马达连接,结构简单,性能稳定,传递效率高。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耕机 | ||
【主权项】:
一种旋耕机,包括行走系统(1)、动力系统(2)、操纵系统(4)、悬挂系统(7),其特征在于:行走系统(1)由底盘机架(11)和行走轮系组成,行走轮系安装在底盘机架(11)下方的支架上,动力系统(2)、操纵系统(4)安装在底盘机架上方,悬挂系统(7)安装于底盘机架后方;动力系统(2)包括发动机(21)、动力输出传动箱(28)、液压泵(35)、液压马达(36)、行走变速箱(27),发动机(21)与动力输出传动箱(28)相连,动力输出传动箱(28)通过液压泵(35)和液压马达(36)与行走变速箱(27)相连;行走变速箱(27)前置,发动机(21)居中,动力输出传动箱(28)后置,发动机与动力输出传动箱(28)刚性连接;发动机(21)通过飞轮(212)与动力输出传动箱(28)前端的动力输入轴(281)采用花键连接;行走变速箱(27)、发动机(21)、动力输出传动箱(28)直线排列于底盘机架(11)正中央,动力输出传动箱(28)的第一动力输出轴(287)与液压泵(35)相连,液压泵(35)通过油管与液压马达(36)相连,液压马达(36)与行走变速箱(27)相连,动力输出传动箱(28)的第二动力输出轴(282)与悬挂系统(7)相连;动力输出传动箱(28)的第一动力输出轴与液压泵(35)花键连接,液压马达(36)与行走变速箱(27)通过花键连接;动力输入轴(281)上设有第五传动齿轮(285e)、第五传动齿轮(285e)与第六传动齿轮(285f)相啮合,第六传动齿轮(285f)位于第一动力输出轴(287)上;动力输入轴上还设置有第一传动齿轮(285a),第一传动齿轮(285a)与惰轴(284)上的第十传动齿轮(285j)相啮合,惰轴上的第八传动齿轮(285h)与第三传动齿轮(285c)相啮合,第三传动齿轮(285c)与第四传动齿轮(285d)是组合齿轮,第四传动齿轮(285d)与第七传动齿轮(285g)啮合,第七传动齿轮(285g)设置于第二动力输出轴(282)上;动力输入轴上还设置有第二传动齿轮(285b),第二传动齿轮(285b)与惰轴(284)上的第九传动齿轮(285i)相啮合,第一传动齿轮(285a)和第十传动齿轮(285j)之间的齿比与第二传动齿轮(285b)和第九传动齿轮(285i)之间的齿比不同,通过拔叉切换不同齿比;底盘机架(11)包括支重梁(113)、上架纵梁、上架横梁、八字梁,底盘机架由各部件焊接而成,八字梁在支重梁两端,上架纵梁在八字梁上方,行走轮系位于底盘机架下方,包括支重轮、导向轮、托轮、平衡轮、导轨、张紧机构、驱动轮、履带,履带包覆在驱动轮、支重轮、托轮、平衡轮、导向轮上;底盘机架支重梁的前端焊接支撑座,两支重梁之间的前端焊有前八字梁,后端焊有后八字梁,前后八字梁中心线要重合,上表面在一个平面上;八字梁上右边焊接上架右纵梁,上架右纵梁位于底盘机架上部向前延伸,八字梁上左边焊接上架左纵梁,上架左纵梁位于底盘机架上部向前延伸,其上表面与上架右纵梁上表面共面,在前八字梁后焊有上架横梁;支重轮左右各五个分别安装在左、右支重梁上;其中第一支重轮(122a)、第二支重轮(122b)、第三支重(122c)轮依次位于驱动轮(128)和平衡轮(125)之间,第四支重轮(122d)、第五支重轮(122e)依次位于平衡轮(125)和导向轮(123)之间,各支重轮之间连接有导轨,托轮(124)安装在第三支重轮(122c)和第四支重轮(122d)之间,托轮安装在整个机构的重心点处;第一支重轮(122a)与第二支重轮(122b)之间的间距为L1,第二支重轮(122b)与第三支重轮(122c)之间的间距为L2,第三支重轮(122c)与第四支重轮(122d)之间的间距为L3,第四支重轮(122d)与第五支重轮(122e)之间的间距为L4,且L2>L1>L3>L4,间距都不相同且都避开履带齿距的倍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星光农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星光农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052263.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盐碱地暗管沟槽回填设备
- 下一篇:对基板作业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