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半球形理想胶结颗粒接触抗剪、抗弯、抗扭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32983.1 | 申请日: | 2015-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1425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7 |
发明(设计)人: | 蒋明镜;金树楼;刘蔚;张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24 | 分类号: | G01N3/24;G01N3/20;G01N3/22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25 | 代理人: | 叶敏华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半球形理想胶结颗粒接触抗剪、抗弯、抗扭测试装置,包括上下对齐的上夹持件与下夹持件,上夹持件下侧开设有上槽口,下夹持件的上侧开设有下槽口,上槽口与下槽口相连通,并形成夹持半球形理想胶结颗粒的夹持空间,上夹持件与下夹持件的外侧均设有用于施力的施力件;上夹持件包括上顶板与连接在上顶板两侧的两个上侧面板,两个上侧面板与上顶板之间围合形成上槽口;下夹持件包括下顶板与连接在下顶板两侧的两个下侧面板,两个下侧面板与下顶板之间围合形成下槽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实现三维情况下离散元微观接触模型的试验验证,尤其是胶结颗粒的抗扭、抗弯扭力学特性测试,为三维模型验证提供充分的试验基础。 | ||
搜索关键词: | 半球形 理想 胶结 颗粒 接触 抗弯 测试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半球形理想胶结颗粒接触抗剪、抗弯、抗扭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对齐的上夹持件(1)与下夹持件(2),所述的上夹持件(1)包括上顶板(12)与连接在上顶板(12)两侧的两个上侧面板(13),两个上侧面板(13)与上顶板(12)之间围合形成上槽口(11),所述的下夹持件(2)包括下顶板(22)与连接在下顶板(22)两侧的两个下侧面板(23),两个下侧面板(23)与下顶板(22)之间围合形成下槽口(21),所述的上槽口(11)与下槽口(21)相连通,并形成夹持半球形理想胶结颗粒的夹持空间,所述的上夹持件(1)与下夹持件(2)的外侧均设有用于施力的施力件(3);所述的上顶板(12)与下顶板(22)的中心处均开设有竖直向螺纹通孔(4);所述的竖直向螺纹通孔(4)内设置有对准机构(5),所述的对准机构(5)伸入到上槽口(11)或下槽口(21)内;所述的对准机构(5)为设置在竖直向螺纹通孔(4)内的暗螺丝;所述的上侧面板(13)与下侧面板(23)上分别设有用于设置暗螺丝的水平向螺纹通孔(6);所述的上顶板(12)的外侧正中心处设有第一凹槽(71),其中一个上侧面板(13)外侧设有第二凹槽(72)、第三凹槽(73)及第四凹槽(74),其中第二凹槽(72)位于上侧面板(13)上部,第三凹槽(73)与第四凹槽(74)位于上侧面板(13)下部;另一个上侧面板(13)外侧设有第六凹槽(76)、第七凹槽(77)及第八凹槽(78),其中第六凹槽(76)与第七凹槽(77)位于上侧面板(13)上部,第八凹槽(78)位于上侧面板(13)下部;所述的下顶板(22)的外侧正中心处设有第五凹槽(75);所述的施力件(3)设置在上述各凹槽内。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032983.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蓄电池电解液中二价铅离子的检测方法
- 下一篇:过墙管型式试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