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管材下料的表面环形槽根部的液体内高压起裂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25674.1 | 申请日: | 2015-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075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赵升吨;董渊哲;孟德安;张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D26/033 | 分类号: | B21D26/033;B21D26/045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贺建斌 |
地址: | 710049***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管材下料的表面环形槽根部的液体内高压起裂方法,起裂前先对金属管材表面上预制环形槽,将金属管材一端装配法兰连接头和充液管,另一端装配密封头,两端分别通过C型密封圈、阶梯密封套进行密封,并通过螺栓进行轴向拉紧,起裂时通过充液管先向金属管材内快速填充乳化液或液压油,使金属管材内壁承受初始内压力,进而充入高压低速流体,对金属管材内壁持续施加内高压,使金属管材的环形槽的根部金属晶体在应力集中效应下发生滑移、形成驻留滑移带并最终形成微裂纹群,起裂结束后将金属管材送入下料机中进行分段下料,本发明利用了应力集中效应,有效缩短了下料时裂纹扩展时间,提高下料效率。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材 表面 环形 根部 液体 高压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管材下料的表面环形槽根部的液体内高压起裂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起裂前,按照需要的下料长度,利用开槽机在金属管材(1)外表面开制环形槽(2);步骤二,装配时,将金属管材(1)一端装配法兰连接头(7)、第一卡箍法兰(13)、平焊法兰(4)及充液管(16),另一端装配密封头(9)和第二卡箍法兰(11),两端分别通过第一C型密封圈(15)、第一阶梯密封套(14)及第二C型密封圈(10)、第二阶梯密封套(12)进行密封,并通过第一螺栓(8)对金属管材(1)两端的法兰连接头(7)和密封头(9)轴向拉紧,最后锁紧第一卡箍法兰(13)、第二卡箍法兰(11),在金属管材(1)外壁和第一阶梯密封套(14)、第二阶梯密封套(12)的结合面处形成连续、不间断的环状压力接触区;步骤三,起裂时,通过充液管(16)先向金属管材(1)内快速填充乳化液或液压油,排出气体,使金属管材(1)内壁承受初始内压力,进而充入高压低速流体,采用准静态加载或循环加载方式对金属管材(1)内壁持续施加50‑200M内高压,使金属管材(1)的环形槽(2)的根部金属晶体在应力集中效应下发生滑移、形成驻留滑移带并最终形成微裂纹群;步骤四,起裂结束后卸压,将流出的液体回收并过滤,将金属管材(1)送入下料机中进行分段下料,在可变周向载荷持续作用下,微裂纹向金属管材(1)内壁快速扩展,直至金属管材(1)断裂,完成下料。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025674.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瓦楞板成型全自动生产线
- 下一篇:铝合金的挤压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