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终端直通通信中基于信道特性的对称密钥生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20699.2 | 申请日: | 2015-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4011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周亮;张爱清;叶新荣;陈建新;董义;张旭光;陈鸣铠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12/04 | 分类号: | H04W12/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汪旭东 |
地址: | 21000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终端直通通信系统中基于信道特性的对称密钥生成方法,该方法假设用户Alice与Bob需要进行密钥协商。Alice根据信道特性和基于多项式的隐藏关系式产生密钥,以隐藏的形式向Bob发送数据,Bob根据自身的量化值和接收到的数据生成隐藏关系式,并根据接收到的校验元素验证关系式的一致性。如果正确,求出共享密钥,如果不正确,根据接收到的数据中的冗余,重新生成隐藏关系式,继续求取共享密钥。本发明的密钥生成方法,解决以往的信息协商过程中的信息泄露问题,提高了密钥的安全性;本发明以隐藏关系式的系数代替传统的直接以量化比特串作为共享密钥,提高了密钥的熵和密钥的选取范围。 | ||
搜索关键词: | 密钥 共享密钥 信道特性 对称密钥 直通通信 终端 量化 密钥生成 密钥协商 数据生成 信息协商 信息泄露 重新生成 校验 比特串 传统的 冗余 验证 | ||
【主权项】:
1.一种终端直通通信系统中基于信道特性的对称密钥生成方法,假设用户Alice与Bob需要进行密钥协商,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的Alice根据信道特性和基于多项式的隐藏关系式产生密钥,以隐藏的形式向Bob发送数据,Bob根据自身的量化值和接收到的数据生成隐藏关系式,并根据接收到的校验元素验证关系式的一致性;如果正确,求出共享密钥,如果不正确,根据接收到的数据中的冗余,重新生成隐藏关系式,继续求取共享密钥,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通信建立;Alice和Bob通过周期性发送信息,发现对方在自己的通信范围内,建立通信链路;步骤2:信道测量;Alice发送导频给Bob,Bob接收信号并进行信道特征提取;同时,在信道的相干时间内,Bob发送导频给Alice,Alice接收信号并进行信道特征提取;步骤3:量化;Alice和Bob对提取的信道特征进行量化,转换成一串比特,设Alice量化后的比特串为SA ,Bob量化后的特串为SB ;步骤4:生成密钥源;Alice和Bob分别将SA 和SB 按照固定的长度划分为比特串组,设所得的比特串组组成的集合分别为ΦA ={Q1 ,Q2 ,...,Qn }和ΦB ={P1 ,P2 ,...,Pn },将ΦA 和ΦB 作为密钥源;步骤5:设置密钥;Alice随机生成f(x)=cm-1 xm-1 +cm-2 xm-2 +...+c1 x+c0 ,Alice将多项式的系数作为共享密钥,即key=cm-1 |cm-2 |...|c1 |c0 ;步骤6:隐藏密钥;Alice将ΦA 中的元素值代人多项式,设Yi =f(Qi ),i∈{1,2,...,n},形成集合TA ={(Q1 ,Y1 ),(Q2 ,Y2 ),...,(Qn ,Yn )},Alice从集合TA 中随机选择m≤u≤n个元素组成集合 将其中每个元素的第一个值用其序号代替,即形成集合 作为承诺分子;步骤7:产生校验元素;Alice随机生成比特串 求出函数值Gc =f(Rc ),形成校验元素(Rc ,Gc );步骤8:产生承诺;Alice将承诺分子与校验元素(Rc ,Gc )一起构成承诺ZA =WA '∪(Rc ,Gc ),发送给Bob;步骤9:生成共享密钥;Bob取出ZA 的前u个元素的第一个值{i1 ,i2 ,...,iu },根据ΦB 中元素值形成集合 在集合HA 中选择m个元素,根据拉格朗日插值公式生成多项式f'(x)=c'm-1 xm-1 +c'm-2 xm-2 +...+c'1 x+c'0 ;步骤10:密钥校验;Bob将Rc 代入f'(x)中,若Gc =f'(Rc ),Bob生成的密钥key'=c'm-1 |c'm-2 |...|c'1 |c'0 =key,则密钥协商成功;步骤11:如果Gc ≠f'(Rc ),Bob在集合HA 中重新选择m个元素,按照步骤⑨中的方法重新生成多项式,按照步骤⑩中的方法进行密钥校验;步骤12:密钥协商结束;如果步骤10中密钥协商的次数达到V次没有成功,则宣告密钥协商失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邮电大学,未经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020699.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杂散消除系统及其相关方法
- 下一篇:风力发电设施的模块化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