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催化内电解-改良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反渗透浓水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17350.3 | 申请日: | 2015-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096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潘碌亭;王九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上海德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04 | 代理人: | 陈龙梅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催化内电解–改良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反渗透浓水的方法,1)催化内电解预处理:调节废水的pH值,通过铁炭内电解反应去除浓水中的有机物;2)两级生物滤池生物膜处理:催化内电解出水经混凝沉淀后,至两级生物滤池(反硝化生物滤池和曝气生物滤池)进一步去除浓水中的有机物和氨氮。本发明处理效率高、运行成本低,能有效去除浓水中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有毒害作用的有机物,提高废水可生化性;经过改良的曝气生物滤池能够适应RO浓水高硬度、高碱度、高硫酸盐等特性,处理后出水水质满足排放要求,为反渗透浓水处理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催化 电解 改良 生物 滤池 处理 反渗透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催化内电解–改良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反渗透浓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A,催化内电解预处理将反渗透浓水pH值调节为2‑3,然后进入填充了铁碳微电解填料的催化内电解反应器进行曝气,铁碳微电解填料投加量为400‑600个/m3,溶解氧浓度为2‑3mg/L,停留时间0.5‑2h,经预处理后,进入混凝沉淀池,投加Ca(OH)2回调pH值为7‑8,并投加絮凝剂PAM,投加量为1‑3mg/L,混凝搅拌池水力停留时间10min;采用斜板沉淀池实现泥水分离,水力停留时间30min,经过混凝沉淀后,反渗透浓水依次经过改良反硝化生物滤池和改良曝气生物滤池;上述铁碳微电解填料的制备方法是:铁屑与粉末活性炭的重量比为5.66:1,并添加占总重量不超过0.1%的稀土金属粉末,经过粘合烧结成规整填料,最后将铁碳微电解填料装于Φ80mm聚乙烯空心球中;B,两级生物滤池降解向装有滤料的反硝化和曝气两级生物滤池中投加特效微生物菌群,反硝化生物滤池水力停留时间2‑4h,表面水力负荷8.0‑10.0m3/(m2·h),反硝化负荷0.8‑1.2(kgNO3—‑N)/(m3·d);曝气生物滤池溶解氧2‑3mg/L,水力停留时间5‑8h,表面水力负荷2.5‑4.0m3/(m2·h),BOD负荷1.2‑2.0kgBOD/(m3·d),硝化负荷0.4‑0.6(kgNH3‑N)/(m3·d);在滤料表面附着生长的微生物作用下,反渗透浓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被降解,同时滤料起到物理过滤作用,经过曝气生物滤池的出水进入二沉池后硝化液回流到反硝化生物滤池,硝化液回流比为100%‑200%;出水达标排放;上述特效微生物菌群包括芽孢杆菌、单孢菌、酵母菌、光合菌、产碱菌属、黄杆菌属、放线菌等70余种微生物,可降解废水中难降解有机物和去除有机氮、氨氮。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017350.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分散式一体化污水处理回用设备与工艺
- 下一篇:一种虫草菌粉废水的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