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67398.9 | 申请日: | 2014-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1471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岩濑康资;水野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2/16 | 分类号: | H01M2/16;H01M10/04;H01M10/0525;H01M10/0585;H01M10/0587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贺月娇;杨晓光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根据本发明的电池(100)包括作为分隔物的具有相互不同的特性的第一分隔物(70)和第二分隔物(72)。第一分隔物和第二分隔物以分隔物在电极组件的层叠方向上彼此不接触的状态被设置在电极组件(20)的内部。第一分隔物和第二分隔物具有以下特性:当电池被构造为包括通过层叠正电极(50)、第一分隔物和负电极(60)而形成的电极组件时,电阻增加率X=Delta X/Delta P满足X>0(正值),X为从在电极组件的层叠方向上施加的表面压力的变化量Delta P以及在施加表面压力变化量Delta P时电池的电阻增加量Delta X求出的,并且当电池被构造为包括通过层叠正电极、第二分隔物和负电极而形成的电极组件时,电阻增加率Y=Delta Y/Delta P满足Y<0(负值),Y为从在电极组件的层叠方向上施加的表面压力的变化量Delta P以及在施加表面压力变化量Delta P时的电池的电阻增加量Delta Y求出的。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 ||
【主权项】:
1.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其包括通过层叠正电极、分隔物和负电极而产生的电极组件,其中所述电池包括作为所述分隔物的具有相互不同的特性的第一分隔物和第二分隔物,所述第一分隔物和所述第二分隔物以所述第一分隔物和所述第二分隔物在所述电极组件的层叠方向上彼此不接触的状态被设置在所述电极组件的内部,在所述电极组件的所述层叠方向上施加有给定的表面压力,并且所述第一分隔物和所述第二分隔物具有以下特性:在所述电池被构造为包括通过层叠所述正电极、所述第一分隔物和所述负电极而产生的电极组件的情况下,电阻增加率X=Delta X/Delta P满足X>0,X是从在该电极组件的所述层叠方向上施加的表面压力的以MPa为单位的变化量Delta P以及在施加所述表面压力变化量Delta P时所述电池的IV电阻增加量Delta X算出的,该IV电阻增加量Delta X用百分比表示,以及在所述电池被构造为包括通过层叠所述正电极、所述第二分隔物和所述负电极而产生的电极组件的情况下,电阻增加率Y=Delta Y/Delta P满足Y<0,Y是从在该电极组件的所述层叠方向上施加的表面压力的以MPa为单位的变化量Delta P以及在施加所述表面压力变化量Delta P时所述电池的电阻增加量Delta Y算出的,该电阻增加量Delta Y用百分比表示,其中所述IV电阻是基于在25摄氏度的环境中以30C的电流值充电和放电之前的初始电压值与自所述初始电压值起已经过10秒之后的时间点处的电压值之间的差而算出的,并且所述电阻增加率X是从表示表面压力与IV电阻之间的相关性的曲线图中的斜率计算出的,其中表面积比S1/S2满足关系[数学式1]‑0.8Y/X≤S1/S2≤‑1.2Y/X其中S1表示所述第一分隔物与所述正电极彼此相对的区域的表面积,S2表示所述第二分隔物与所述正电极彼此相对的区域的表面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80067398.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船用雷达设备
- 下一篇:具有逃逸区的电池组模块、电池包和电动车辆